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新车 > 返回

汽车发生事故时,谁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发布日期:2015-09-20 08:40   浏览次数:510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什么样的汽车才最安全?车身越硬越安全?显然不是,曾报道,一辆美军坦克在阿富汗遭遇交通事故滚下路基,车身没什么大碍,结果撞击力在没有缓冲的前提下直接传递给了车内乘员,导致二死一伤。车身越软越安全?显然更不是,试想一辆MPV发生碰撞被压缩成一辆smart,车内的人不死也残。

汽车安全

太硬不行,太软也不行,那么怎样才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汽车安全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
 

目前汽车安全分为两类: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就是确保你不撞车。
 

被动安全,就是你万一哪天撞车了,保证你人没事。
 

通俗的来说:像ABS,ESP,自动刹车技术,车道偏离系统这些都可以归类为主动安全系统内。而被动安全呢,诸如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框架等等。相比于主动安全来说,被动安全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它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而这正是消费者最为注重的,因为当汽车汽车在发生事故时,被动安全才是我们真正的救命稻草。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家一直比较关心的被动安全问题。
 

说到汽车的被动安全,又不得不提被动安全中的两大派别,即“软防护派”和“硬防护派”。
 

被动安全之软防护派
 

有研究表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被车身所吸收。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发生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的保护主要通过车体结构的溃缩实现,通过预先设定的褶皱永久变形,能够吸收外力冲击的大部分。而这类做法通常以日系车为代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丰田的车身软溃缩,斯巴鲁的发动机下沉。
 

此派的优点是轻质的车身又利于节能环保;弊端就是我们所谓的“不经撞”!人家或许只要弄个钣金,换个车漆的问题到你这搞不好发动机都要抬起来大修了。所以,这样的这样的软防护,你需要么?
 

被动安全之硬防护派
 

所谓的硬防护就是我们常说的:”我的车子比你硬“,”我的钢板比你厚“。
 

的确,从人们的直观印象来说,车身钢板越厚越硬、车室结构越坚固,在发生事故时变形量也就会越小,安全性自然更高。特别是在以往汽车事故中,我们经常看到“体重”大的往往具有明显优势。
 

而在硬防护派别中,一般以又以皮厚敦实的美系车为代表。
 

强强相争,到底孰强孰弱
 

“软”,“硬”防护,到底哪种被动安全方式才是真的靠谱呢?谈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中庸之道”的观点来解决,车身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那么就应该做到软硬有道。
 

高强度的车身架构对于汽车安全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越硬越好,因为汽车在发生碰撞时需要一定的溃缩来吸收冲撞所带来的巨大能量,但也不是溃缩越多越好。试想一下,如果发生碰撞,三厢变两厢,B级车变A级车,乘客的生存空间都被挤压没了,你就算吸收再多的能量又有什么用呢?
 

博采众长才能软硬有道
 

所以说,无论软防护还是硬防护,都必须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将“软”,“硬“中和,相互靠拢,使得两者的分歧越来越小。
 

而这方面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就是通用汽车。
 

以目前在国内SUV市场上非常火爆的别克昂科威为例,该车采用了通用自家的BFI一体式车身结构,使用了高达75%的高强度钢材,特别是在对安全性具有更高要求的A柱、B柱、车顶横梁以及驾驶员脚步护板部位更是使用了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材,超过普通钢材最高强度的4倍。而这也是为什么昂科威敢号称自己是“同级最硬”的车。
 

当然,除了要有坚固,不可变形的空间来保护乘客安全外,还需要足够的吸能空间以便将碰撞的能量吸收掉,而这就要求车身结构在该软的地方要足够软。
 

所以在车身制造工艺方面,昂科威的前引擎盖由内外两片全铝板通过自冲铆接技术连接而成,内板采用格状镂空设计,保证了前盖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带来非常不错的溃缩能力。并且因为采用一体化车身结构,能让整车在受力分布上形成一个整体,配合昂科威交错的大梁设计,从而保证出色的吸能效果,为乘客带来了更大的安全保障。
 

而且因为BFI一体化车身结构是将底盘与车身合二为一,使整车行驶时震动小,噪音小,对于行车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汽车安全现在越来越被重视,一辆安全可靠的车子固然非常的重要,但如果没有良好正确的驾驶习惯,一切都是白搭。司机上路要安全,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上一篇:安全问题无商量余地:大众成立反汽车黑客联盟

下一篇:是否越贵的车就越安全?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原-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