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季的《奇葩说》上,让人心疼的大美玲姜思达爆出走心语录,哪怕是恋上人工智能依然可以坦然接受。其实在《奇葩说》的辩题里,无论多奇葩的话题似乎都在意料之内,不过当晚的主题《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却颇有技术含量。

而同一天晚上的北京798创意园也在进行着一场关于未来、关于人工智能的头脑风暴。在“划时代的推动力——宝马集团未来展”全球巡展BMW品牌之夜上,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包括来自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IDSIA)主任Jürgen Schmidhuber教授(研发人工智能的鼻祖),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魏坤琳博士(也就是Dr. 魏),以及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著名科普学者嵇晓华博士(网名:姬十三)一起展望了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生活及下个世纪的交通出行。

光听这三个人的名字,台下的观众就已经觉得脑细胞严重不足。“科技将极大的缩短物理间距离”、“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不可逆的改变”……在台下,他们甚至还聊到“在人类出生时在脑中植入芯片”的前瞻想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终结者即将归来,包括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先生也不禁感叹“未来即将到来”。

一天之内,无论是科技圈、娱乐圈还是汽车圈都在探讨着人工智能、未来科技。但不论是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或者终结者何时归来,似乎可以断言的是人工智能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改变,并且随着科技的日益革新,这种改变已经越发的明显。设想一下,未来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碳纤维车身具备制造更为智能快速的4D打印技术、三维立体的“灵动结构”或者是数字化的智能互联系统……这些已经在宝马集团百年概念车 BMW VISION NEXT 100上给出了答案。

上段视频上清晰的展示出:当你靠近车辆,这款概念车会自动识别你的信息,无需任何按键就可以操控这辆概念车,细心的粉丝或许发现车辆上并没有任何显示屏,因为挡风玻璃已经演化成大屏幕,用来显示各种数据。800个可移动的三角,位于仪表板以及侧面板的特定区域,通过自身的三维运动与驾驶者直接沟通。“灵动结构”与平视显示系统结合,将模拟与数字功能独特地融合在一起,它们和驾驶者进行一种类似潜意识的沟通,利用一个直观的信号提前预知一项即将发生的事件。
在当晚的头脑风暴中,Dr. 魏的观点更为鲜明:未来的工具无论思考还是使用方式都将更加人性化;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情感体验都是无可替代的。这点与宝马集团“下一个100年”的出发点十分契合,宝马提出让驾驶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将“纯粹驾驶乐趣”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BMW品牌展区的另外一边,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车做出了完美的诠释,“悦享”和“悦驾”两种模式在一个振动平台上,巧妙地使用沙子作为道具,完成了从自动驾驶到主动操控的无缝衔接,未来宝马希望打造一个“终极驾驶者”的构想。部分功能已经在全新7系上得以应用,比如转向辅助系统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在内的多项半自动驾驶功能。

显然,宝马集团的这款概念车抢尽了风头,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在5月5日宝马集团百年巡展在北京开幕的同时,奔驰也将“Concept IAA”无人驾驶概念车开到了上海街头,据现场照片来看,虽然还没有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但显然是奔着抢戏而来的。不只是ABB,甚至自主品牌都在布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在这场竞猜中,科技含量更高只是宝马胜出的一方面,其真正依托的是完整的创新体系力支撑。
从采用巴伐利亚蓝白相间的州旗作为logo开始,创新始终作为宝马的DNA,无论是研发出号称“拳击手”(纵置曲轴加上两个对向放置的活塞)的R32摩托车,还是传奇赛车BMW 328、或者是全球首款SAV车型BMW X5,宝马在上个百年用创新开创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展望下一个百年,宝马率先开启了转型之路,由传统企业正在过度到创新科技企业、成为高档交通出行服务商。
文章来源:车吧事
想了解更多买车,用车的实用信息吗?请关注汽车主场兄弟自媒体--凹凸行(公众号:carne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