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豆汽车副总裁 金卫民
金卫民:我们一直认为,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人们的出行的解决方案,现在不同城市的消费者对出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需求。我们把现在这种新的出行方式叫为T级的出行方式,像1000公里以上的我们习惯都是飞机了,300、500公里的都是高铁,100公里到200公里可能就是传统车,那100公里之内呢,刚刚贾老师也讲了,共享单车,两轮摩托车等等这些交通方式。
在高铁和飞机,我们称之为快交通,城市原来的自行车、步行、两轮摩托车等等我们称之为慢交通。我们知豆创造的“微行”理念就是解决快交通和慢交通之间的有机结合。二三十公里就是用我们微行的车型,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所以我们创造的“微行”这个理念也是我们知豆首创的。在这个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像现在北汽也推出了EV180,众泰等等也都推出了小车型,就是为了提供这个城市的慢交通和快交通之间的解决方案。
我们知豆推出市场以后,每年都在3万台以上的销量,今年计划是6万台。因为知豆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也说明什么呢?我们的“微行”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到了城市消费者精英群体,城市的潮流人物,广大的消费者对“微行”理念的认可,“微行”不单单是一种出行方式,还是对公共资源的节约,公共空间的节约。打个比方,传统车一辆车都在1.5吨以上,少说一点,有的是达到2吨。长度都在4.5米到5米。传统车能源的消耗,还有公共资源的消耗,钢材等等这些消耗很大,新能源汽车只有它的一半,所以我们就想用我们的“微型”理念去打动我们的消费者。我们创造的新商业模式叫“预售+体验”,我们用超长的21天的试驾活动来打动消费者,让他们切身去感受,所以我们的销售一直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现在的困难还是基础设施问题,充电问题是它的重点。现在很多消费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续时里程不是问题,如果说买这种小型车的话,他不会考虑去三五百公里以上。最大的困难还是基础设施,很多老小区是没有充电设施,无法充电。第二个还是政策问题,我一直在很多场合讲,政策的摇摆不定,对我们企业也是比较难的。另外一个就是在技术路线上不是很清晰,我们希望在技术发展路线上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使我们的企业能朝着一个方向定下心来去干。
贾可:因为我发现成都现在还没有造车新势力落地,全是老势力。金总,您说说您这块有什么打算?
金卫民:我们一直觉得汽车产业链很长,它的上游跟下游能形成一个好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上,我们一定在成都,在四川能找到我们生态链上的好的合作伙伴。我的理解是,在成都或者在四川,不一定在这里建厂,只要我的产业链,我的生态圈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所以在汽车产业圈上,我们一直在打造我们的产业生态圈,建立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想随着成都或者四川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果说我们把汽车,把新能源汽车定位成一个移动终端,以后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我想一定可以在四川找到我们汽车生态链上的某一环,每一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