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车优行创始人沈海寅
沈海寅:就不打广告了,我们的公司叫智车优行,但是我们车的品牌叫奇点汽车,在今年4月份已经发布了量产版的汽车,在明年我们会量产。为什么当初会进入汽车行业,因为我们觉得现在汽车行业处于一个“乱世出英雄”的一个时代,为什么叫乱世呢?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汽车整个流程当中,比如说产品的定义,到设计研发,到制造,到销售,到售后服务,其实都在发生变化,每个环节都在发生巨变。你的产品,从技术核心来讲,原来是发动机、变速箱,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电机加电池,设计各方面都简约化,这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从制造来讲,大家都觉得必须要有大的工厂,但是现在也采用一种代工的方式,制造合作的方式去做。同时新能源车对你的轻量化又带来很多高的要求,包括碳纤维的应用。同时销售也在发生变化,原来4S店的模式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可能产生了一个变革。所以所有的环节在发生变化的时间点,我觉得就给新入者,或者新势力带两了一个特别大的机会。因为原来的一些企业可能还是根据这个惯性,你这个惯性不可能一下停下来,而且体量越大惯性越大。沿着这个原来的轨道顺着这个惯性再去飞奔的时候,我们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到这个行业。
所以我觉得今天正好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特别大的时间点,这个也是奇点汽车应运而生的一个机会吧。
回到这个问题,在过去碰到哪些困难,困难有两点:一点,跟过去新的造车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也就说你的供应链如何去解决?你的制造,你的质量各方面如何解决。但是我觉得现在从各个供应商、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对于新的造车企业,相对来讲宽容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了。每年是日益上升的,所以我对这点还是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从另外一个困惑来讲,其实我觉得跟在座各位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如何去把握用户对于汽车的新认知。以前汽车就是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未来,用户到底对汽车有哪些新的一些需求?对于这些需求,我觉得谁能够更精准地去把握,谁能够更前瞻性地去看到这样的需求,并引导激发出这样的需求,我觉得这电气石是很关键的。我觉得在这点上,奇点汽车也在做很多新的尝试,也希望未来能够让大家早点看到新的尝试所产生的结果。谢谢大家!
贾可:今天论坛刚开始的时候魏杰教授讲到了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当然新能源汽车作为中间的一个,也是受其他三大新兴产业的影响,但是我感觉这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汽车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核心了,因为所有其他的,除了生物工程之类跟它没关系,我觉得其他都跟汽车有关系。所以最近国家三个部委说了,对汽车的定义是一个大型的移动的智能终端,是一个储能的单元,是一个数字的空间,所以对汽车的空间是很具有前瞻性和未来性的,这里面的空间也特别大。实际上像奇点汽车,它是新能源汽车,但是它的特色可能要从智能化这个角度来着手。因为今天这个大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作大会,主办方开这样大会的目的也是加强产业的交流,看能不能有很多投资的机会。沈总,像您这样一个造车的新势力。像在成都这个地方,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样的合作机会,是找到了你的配套,或者说是想在充电上进行合作,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沈海寅:我觉得汽车现在成为一个,把很多的新产业聚在一块儿的核心点。其实汽车产业本身对上下游的要求也非常高,我觉得配套是一个方面,包括我们未来是否能够在成都落地。因为大家都知道,制造业当中可能不同的车型需要不同的基地,然后不同的市场可能也需要不同的基地,所以你基地的布局可能不是在一个点上去布局,可以分多点布局,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特别大的可以协作的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其实我们也在一些新的,像零部件,尤其是针对未来的汽车零部件,上面也有很多的,包括跟国际公司的合作,甚至我们也在投资一些国际的企业,可能也是一些创业企业。像这些新技术能不能在成都落地,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
从第四个角度来讲,因为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其实还是做了非常多投入。成都我觉得也是一个大学、高校、研究机构非常多,人才非常聚集的一个地方。我觉得我们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在成都落地跟人工智能和跟自动驾驶相关的一些产业,我觉得主要是在这几个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