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吉利与哥德堡的拼图又补上一块,双方在瑞典首相的见证下,完成了在哥德堡筹建吉利欧洲创新中心的合作签约。

2013年,吉利与沃尔沃在哥德堡联合成立了CEVT,在模块架构和未来技术领域进行了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其研发的CMA架构走在了行业前沿,对汽车研发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无论是CMA还是领克01,都是中国和瑞典深化技术合作的结晶,它们代表了行业的前沿水平,也引领着行业的未来。”
“这次建设的欧洲创新中心,紧邻林德霍尔姆科技园,是在此前建设的CEVT(中欧汽车技术中心)基础上,进一步的升级和扩展。”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与新浪汽车沟通时表示,“原来欧洲研发中心分散在哥德堡的各个地方,这次建设欧洲创新中心,就是把分散的职能汇聚起来形成集中地,扩展更多的研发、造型、设计等职能。”

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stefen lofven) 6年前曾到访吉利,“那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他回忆道,“沃尔沃在吉利集团的支持下拥有了惊人的成长。去年,沃尔沃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带动了瑞典的出口经济和瑞典西部的经济增长,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前,瑞典经济出口有超过50%的来源来自外企,已成为最具创新力的第二大经济体。

对此,哥德堡市长安·索非·海尔曼松也女士谈到,当前,哥德堡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此番与吉利合作的规模之大,自二战后尚属首次,这不仅符合哥德堡快速发展阶段求贤若渴的需求,也对驱动当地创新能力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国际化仍在继续 加大创新投入不动摇
仅2016年一年,吉利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80亿。 CEVT从2015年开始就联合沃尔沃共同打造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截至目前,吉利在该项目上的投资也已经达到200亿。该平台不但用于沃尔沃旗下产品的研发,也将用于吉利旗下新品牌领克(LYNK&CO)。

吉利控股集团于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与哥德堡及瑞典开展了紧密协作。截止去年,沃尔沃汽车已实现经营利润110亿瑞典克朗,全球销量超过53万辆,创历史新高。
按照吉利的规划,到2020年,其年销量将突破200万台大关。到2025年,它的目标将成为“没有人因为驾乘新款吉利汽车而导致重伤或死亡”。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吉利方面也透露,今年夏天,沃尔沃将在哥德堡林德港的街头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李书福曾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完善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吉利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定型,如何更好地整合全球有可能利用的资源,为吉利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服务,这是摆在吉利面前的课题之一。”
吉利以49.9%的持股比收购宝腾,使得中国汽车“走出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此,我们眼中的吉利不再是曾经指望着通过合资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中国品牌,而是一个能够将自有技术传输给弱势品牌的中国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