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汽协发布了6月份汽车产销数据,至此,新能源汽车上半年期中成绩出炉,上半年累计销量19.5万辆,同比增长14.4%,不及此前中汽协预计全年70万保底销量的三分之一,但随着下半年车市的回暖以及政策的导向,中汽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全年完成70万辆销量的保底目标,基本上问题不大。
数据显示,2017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5万辆和5.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 43.4%和33%;2017年1-6月,累计产销分别为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为19.7%和14.4%。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纯电动车依然是主力,占据过半销量,插电式混动车型占比较低,同比增长幅度也较低,分布为5.9%和0.9。
1、政策的持续引导
受到2016年底补贴政策改变的影响,导致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表现不佳,随着市场对补贴退坡的消化,6月产销开始回转,同比增长33%,与去年相比,今年6月份销量仅低于去年11月和12月的单月销量。
对比2015-2016年的情况,由于受到补贴、准入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占比并不高,而下半年随着政策的明明晰,产销增长将进一步加速。
此外,7.5%的购置税在下半年依然能对车市带来适当的刺激和透支。太平洋证券分析指出,在明年补贴政策可能还会退坡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又将会出现提前消费的现象。在消费者接受程度逐渐提高的背景下,纯电动乘用车成长性更加确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中汽协已向相关部委递交有关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建议。“将现有购置税减免期从2017年底,一直延至2025年,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有可能延期”。
2、商用车市场增长驱动
6月的纯电动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4%,积分政策的压力将促使整车厂在商用车方面进行加强,随着新推荐目录的逐次发布、公交车招标的不断推进,商用车的较大幅度增长在下半年是可以预期的。
纯电动物流车是下半年的一大热点,尽管面临3万公里的压力,但随着物流行业的持续增长以及金融资本的介入,在市场和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以得到化解。
分时租赁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口,纯电动物流车也开始尝试不同的形式来打开市场。
3、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推动
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动力电池技术和产能,上半年动车电池行业风云迭起,特别是政策放开之后,外资的进入,动力电池进入三国争霸时代,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不过,动力电池行业依旧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的两级分化,也对电动汽车的全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销依旧受到政策影响明显,运营模式以及技术的革新,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生态链,而市场的接受度以及基础建设也在逐渐提升中,下半年依然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