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6月新能源补贴进入过渡期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仍批发13.4万辆,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98.7%;1-6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共销量57.7万辆,同比增长65.9%,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推动向市场推动方向快速转型。
7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1766040辆,环比上升11.6%,同比上涨4.9%,车市时隔12个月后再现月度正增长。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6月车市销量的异常反转,主要源于经销商迫切需要在7月1日前清理完‘国五’库存车辆,但大幅降价清库存无疑令经销商损失巨大,因此6月车市销量的提升并不能代表车市真正回暖。”


轿车、SUV增长源于“清库存”
车型方面,6月轿车和SUV两大主要家用消费车型销量与车市整体走势趋同,均表现出了清库存走势;而MPV车型受需求持续疲软影响,销量仍持续下滑。综合1-6月数据来看,轿车与SUV累计销量均下滑8.5%,而MPV则下跌近两成。

6月,轿车共销售886789辆,环比上涨10.3%,同比增长2.2%;1-6月,轿车累计售出4962325辆,同比下滑8.5%。而MPV车型则仍是“跌跌不休”,6月,MPV共售出122351辆,同比下滑6.9%,是三大车型中唯一下滑的车型;1-6月,MPV累计销售702444辆,下滑幅度达到19.2%。
诸多因素让新能源未来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极为冷淡的车市中,新能源和高档车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
新能源汽车方面,在6月新能源补贴进入过渡期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仍批发13.4万辆,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98.7%;1-6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共销量57.7万辆,同比增长65.9%,这也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推动向市场推动方向快速转型;同时,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对电动车需求的快速扩大,也成为了电动车销量持续走高的因素,而该出行市场对于电动车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同时,受制于“双积分”政策,表现优秀的自主品牌未来仍将持续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而随着2019年企业平均油耗从四阶段的120%降到110%,“降油耗”速度偏慢的合资品牌将面临更大压力,这也将促使其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销售。综上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动化进程的加速,如SMART等主要为迎合节能减排政策出现的品牌、车型,或将面临淡出市场或电动化转型。崔东树表示,“2010年以前的微型车和经济型车市场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如夏利、QQ等自主车型都是销量的重点,而国际车企的SMART等也是为了节能减排推出的特殊产物。”
如今,电动车在2016年已占微型车市场30%的份额,2019年更已占据微型轿车市场份额的90%,在该市场,电动化颠覆传统燃油车的趋势明显。因此,SMART品牌地位下降、铃木退出中国等,与电动化对小排量轿车的“取代”不无关系。
高档车方面,6月,高档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高达24.9%,远超主流合资品牌9.1%的增长、及自主品牌8.3%的负增长。这除了消费升级对换车的推动,以及高档品牌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并下探价格外,关税下调也是重要因素。去年5月22日关税下调后,厂家虽及时开启官降,但经销商并未及时跟进,令消费者持币待购,从而形成了去年同期的低销售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