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龙电驱与采埃孚正式合资签约
3月10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正式合资签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签约在中国绍兴、上海和德国施韦因富特同步进行,通过实时视频传输实现全球三地“云签约”。

二、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案通过CFIUS审查
日前,盖世汽车获悉,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完成了对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的审查工作,委员会认定该笔价值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5亿元)的交易并未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

三、佛吉亚携旭阳工业成立新合资公司
3月11日,佛吉亚官方宣布,其与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一场特别的“云签约”。双方将共同成立新的合资公司,进军汽车电子市场。新公司名为长春佛吉亚旭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达1.2亿元人民币。此次双方合作专注于为整车客户生产、装配、销售汽车车用显示屏产品,并提供相关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

四、宁德时代与哪吒汽车战略合作签约
3月2日,哪吒汽车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进 一步深化合作。
此次合作,宁德时代将为合众公司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其旗下先进的CTP高集成度电池Pack技术、5年50万公里长循环寿命等电池技术,将陆续应用在哪吒汽车基于两大平台所研发的五款车型上,辅以哪吒汽车5年50万的超长质保政策。未来,双方还将共同携手,充分利用各自在新能源研发、制造、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为用户营造舒适的驾乘体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疫情影响,格拉默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将大幅下滑
2020年初,汽车行业需求的下降以及商用车行业持续困难的经济气候正在对汽车供应商格拉默产生明显影响。同时,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在华工厂不得不从1月底开始被迫停产数周。

尽管就格拉默而言,其仍表示很难就眼前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及市场的所有影响,也很难预测下半年乘用车与商用车的需求是否稳定,但在格拉默全球销售及收入预期中,仍坚持下滑趋势。
六、壳牌(中国)成立全资控股子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9日,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壳牌资本有限公司,并全资持股。壳牌资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9日,注册资本为7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任琪,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经济贸易咨询等。
七、继Model 3之后,均胜电子成大众ID.4供应商
均胜电子近日宣布,其将为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的ID.4纯电动车提供关键零部件。
据悉,ID.4是大众旗下ID。系列首款量产纯电动SUV车型,即此前在国内亮相的大众ID。初见的量产版车型。按照规划,这款新车将于今年率先登陆欧洲市场,随后于中国和美国投产、上市。

八、马瑞利与半导体公司Transphorm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汽车供应商MARELLI宣布与美国一家专注于重新定义功率转换的半导体公司Transphorm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此协议,MARELLI将获得电动和混合动力车辆领域OBC车载充电器、DC-DC 转换器和动力总成逆变器开发的尖端技术,进一步完善MARELLI在整体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布局。
Transphorm提供高压电源转换应用的最高效能、最高可靠性的氮化镓(GaN)半导体,并拥有和汽车行业(尤其是日本)直接合作的成功经验。获得这一技术对正在探索电力传动系统业务创新的MARELLI意义非凡。Transphorm与MARELLI独家合作为期两年,在此期间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将联合开发,加速赋能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九、科思创投资初创企业
近日消息,科思创是初创企业的投资者:通过“科思创风险投资”(Covestro Venture Capital,简称:COVeC)这一途径,公司希望将初创企业在融资、专业知识和网络等方面的需求与自己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十、巴斯夫在芬兰建立电动车电池回收基地
日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俄罗斯矿商Norilsk Nickel公司(Nornickel)、芬兰的Fortum三家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计划在芬兰建立一个电动车电池回收基地,以重复利用锂离子电池中的的关键金属(例如钴和镍)。
据悉,此次和多家公司合作主要是为了通过电池材料生产和回收闭环实现循环经济,推动电气化发展。芬兰的能源供应商Fortum使用的是新湿法冶金技术,可以回收每块电池中80%以上的材料,而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回收率约为50%。回收的钴和镍的金属材料则将由俄罗斯矿商Norilsk Nickel公司进一步精炼、再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