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对于广大汽车消费者而言,车辆的安全问题可能是最关心的焦点。目前,全球汽车安全大体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主动安全(汽车智能化),另一个则是传统的车身安全(如原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随着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主动安全体系也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家的重视,日产的NISSAN i-SAFETY系统便是其中表现抢眼的佼佼者。
NISSAN i-SAFETY是日产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统的统称,这个系统里既包含了我们熟知的预碰撞、车道偏离等常规功能,还加入了EAPM(油门误踩智能纠正系统)、MOD(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系统)、BSW(变道盲区预警系统)等新鲜的功能,其核心为FEB技术(预碰撞警示系统),主要目标是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防患于未燃。在日产的发展规划中,FEB技术是北美日产公司展现未来科技以及自动驾驶的重要一环。整个项目直接由日产的无人驾驶研发团队负责,而这个团队同时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展合作,FEB技术的图像识别功能就是与NASA合作的重点。
目前,在东风日产新天籁、楼兰、逍客、蓝鸟上率先搭载的FEB预碰撞警示系统,与日产正在与NASA联合开发的技术图像识别功能同出一源。FEB技术的运用,也正是东风日产对自动驾驶的提前尝鲜。
FEB是无人驾驶的技术基石
以“零排放、零碰撞”为安全终极目标,FEB预碰撞警示系统是日产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基石。以不发生碰撞为目的,通过智能化的“看、判断、操作”来降低死亡率和重伤率;同时,其智能化反应比人的生物反应,快速反应效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说,FEB能使车辆更好、更全面地为驾乘者提供主动的安全防护,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燃。
区别于雷达波技术,日产FEB主要依靠摄像头,可实现视觉识别,区分“人”与“车”。目前,日产汽车公司在超高速视觉技术相关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15年7月,日产首次公布欲通过超高速视觉研究,实现更加准确地掌握空间变化(物体的移动)、掌握光的闪烁等时间变化和通过使光源闪烁等去掉太阳光和人工光的影响。
2015年1月,日产与NASA达成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道路和航空应用中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日产FEB技术的图像识别功能或将被运用到NASA未来太空计划中。与此同时,日产还与世界顶尖的数据公司合作,全新开发领先的视觉图形识别算法;最终实现车辆在移动中对未知的风险实现阶段式干预:从提醒、到轻微的刹车干预、再到强制刹车干预并自动束紧安全带、保护驾驶者。
FEB是自动驾驶的提前尝鲜
目前,日产汽车的安全技术体系主要由被动安全、操控安全和主动安全3方面组成,形成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其中,主动安全(信息安全)是安全技术核心,是基于日产全球智能化的未来技术研发方向,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车辆搭载FEB预碰撞警示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周围的光源和环境,通过智能制动干预,有效降低碰撞风险。与图像识别技术同行相比,日产FEB技术的图像识别能够实现,即使在有环境光的场合,通过打开以固定频率闪烁的头灯,也可以消除环境光的影响,让摄像头清楚地拍摄。该技术最能考验自动驾驶在遭遇极端环境下的智能反应。
FEB预碰撞警示系统与EAPM油门误踩纠正系统、LDW车道偏移预警、BSM变道盲区预警、MOD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CTA倒车车侧预警、AVM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DAS智能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等,共同组成日产的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统,从车前、车后、车侧360度的无死角区间,形成“实时预警+智能制动”的安全保障,从而将车辆打造成一个“像贝壳一样”移动的安全堡垒。
据悉,东风日产将于2016年实现主力车型80%普及NISSAN i-SAFETY安全技术。同时,日产也正逐步在全球普及应用自动驾驶技术:2016年,自动驾驶1.0将引进单行道控制,使汽车可以在高速上自动驾驶;2018年,自动驾驶2.0将使我们的汽车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参与的情况下,避免危险并变换车道;自动驾驶3.0将在2020年实现,日产自动驾驶汽车将能够在城市交通中实现自动驾驶。
未来,以NISSAN i-SAFETY安全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支撑,东风日产将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积极推进最新的智能科技的导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以达到提升交通效率、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日产汽车“零排放、零碰撞”的安全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