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以及交通事故的日益频发,购车者们对汽车的安全性配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安全气囊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配置经常被提及;日常生活中因安全气囊引起的争论也越来越多。那么大家对安全气囊是否真正了解呢?今天就说说安全气囊的一些常见问题。
1、有了安全气囊,就一定安全吗? 大量模拟试验和统计表明: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45%的生命;如果同时使用安全带和气囊,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0%;如果只使用气囊,这一比例不会超过5%。 数据显示,一辆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遇到突然撞击时,气囊会以200km/h以上的速度弹出,由此产生的撞击力约180公斤。如果乘员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气囊的弹出角度就会发生偏差,从而导致这股巨大的撞击力落在乘员的脆弱部位,造成伤害。 另外,安全气囊的效果与身高也有关系。
美国俄勒岗卫生与科学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安全气囊对低于1.5米或高于1.9米的人致伤几率更大。值得注意的是, 安全气囊不能保护儿童,由于儿童身体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即使给他们系好安全带,气囊的爆发力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因此当乘员是儿童时,必须在后排 中间位置为他们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正解: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儿童须乘坐儿童安全座椅。
2、安全气囊越多就越安全吗?
某些汽车除了正面双气囊、侧气囊、侧气帘,还有颈部、膝部、腰部气囊等等,俨然是“肉加囊”的节奏。但是,气囊越多就越安全吗? 据从事汽车碰撞的工作人员介绍:大量试验显示,碰撞发生时,大部分车内乘员最容易被撞击的部位是:脸部、胸部、腰部、头部。由此有了经典的“6方位部署” 原则,即主、副驾驶前的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脸部及胸部;主、副驾驶座椅外的侧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腰部;位于ABC柱内饰版内的侧安全气帘 则负责保护车内乘客的头部免受大力冲击。所以,一般来说,车辆配备了前排双气囊、侧气囊及侧气帘并合理分布,就已经到达适度的安全范围,如果过度追求数 量,在事故发生时,反而会因为气囊分布不合理而受到其意外弹出的撞击。 汽车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个安全配置的简单罗列,还要考虑彼此之间是否匹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带、座椅及安全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之间的匹配与优 化。车型安全系数高低的差别就在于乘员约束系统的匹配是否合理,即在碰撞发生时,它们能否彼此协调,在合适的时间发挥最好的作用。
正解:安全气囊最重要的不是数量,关键是分布合理,以及能够和其他系统合理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