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车展 > 返回

网约车新政要堵“安全漏洞”

发布日期:2016-06-06 12:53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6417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5月2日晚上深圳一位搭乘某私家车网约车的女教师,被司机残忍地杀害了。新闻一出就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网约车的安全性问题,又一次被人们摆在了台面之上。

网约车新政要堵“安全漏洞”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不过,至今正式版仍未发布。
 

昨日,易观国际互联网出行总监张旭向记者指出,此前有消息称网约车新政将于5月正式出台,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最新的消息。他认为,对于网约车的安全性,政策确实存在缺失,需要对专车从业人员进行管理。
 

从业人员监管缺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滴滴、优步、神州等网约车平台兴起,网约车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相伴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记者获悉,在发生女教师被害事件后,深圳一部分注册某私家车网约车平台的司机收到了一条短信,被告知“被封号”,需要重新审核信息。据调查,此次有8000余名司机被“封号”。
 

张旭认为,目前网约车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专业从业人员的监管有缺失。行业人士指出,以某私家车网约车平台为例,截至2015年底平台上注册的司机一共有1235万人。如此巨大的人数,如果要一一核实,确实不容易。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也有网约车管理较好的案例,比如神州这样的专车,由于一开始就对司机进行了实名管理,安全性要好得多。
 

新政策将有约束
 

由网络约车引发的案件和纠纷,也让网络约车平台的安全性和管理提上日程。
 

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在用统一的法规规范网约车。根据征求意见稿,严禁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运营,交管部门可处以1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同时,私家车主若想从事网约车运营,必须将车辆使用性质更改为营运车辆,购买营运车辆保险,并按年限强制报废。
 

如果最终出炉的正式版本真有这些内容,对于私家车来说,将面临大考。行业人士指出,目前,滴滴、优步、易到等C2C网约车平台上的绝大多数车辆均为私家车,不具备营运资质。这意味着,如果专车新政正式出台后,这些平台上的私家车将面临大规模清退,绝大多数车主将主动退出,C2C专车很有可能因车源枯竭而“猝死”。
 

张旭指出,最终出台的政策还是应当鼓励网约车行业的有序发展,但是监管也是必须的。

上一篇:儿童乘车安全意识依然薄弱

下一篇:防患于未然 新能源汽车亟需优化评价体系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