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版本之后,国内外接连出现了“特斯拉自动驾驶首撞”的新闻,这些由自动驾驶导致的车祸夺去了数位车主的生命。而今年,3月4日下午,浙江义乌杨先生新买的特斯拉Model X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追尾前车导致4车连撞。
“自动驾驶模式”接二连三出现事故,除了人为操作因素外,是否也说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呢?人们对已经较为普及的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主动安全技术也不禁产生了怀疑。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指的啥?
目前,汽车行业对主动安全系统的说法较多,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其实,主动安全是相对于被动安全来说的。而所谓被动安全,则是指危险发生时对乘客进行被动保护的措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主动安全,则是在危险发生前就采取一定的方式介入对车辆的操控,从而避免或减轻对乘客造成的危害。
最常见的主动安全系统有哪些?
最常见的的主动安全系统,目前大部分车型都已经装备了。例如,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系统(ESP/ESC/DSC等)、制动力分配系统(EBD/CBC等)、刹车辅助系统(EBA/BAS/BA等)。这些系统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基本都能够配置齐全,属于比较基础的主动安全系统。
而目前中高端车型率先采用的主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首先是变道辅助系统(LCA),该系统主要针对汽车外后视镜盲区和C柱视野盲区,采用雷达传感器检测侧后方接近盲区的车辆,通过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来提醒驾驶员。
其次是主动刹车/城市安全系统,不同的汽车厂商会给该系统起不同的名字,但主要工作原理都类似,主要是判断前方突发险情,通过车辆主动制动让车辆减速,从而避免或减轻碰撞。
在主动刹车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适应巡航系统。该系统通过车辆前部传感器持续扫描前方道路,通过自动调整制动力和发动机牵引力,实现车辆的自动加速和减速。
当然,高版本的自适应巡航系统除了自动加减速外,甚至可以实现自动转向。而自动驾驶技术也是由此延伸而来。
目前,中大型以上的豪华汽车几乎都能够选装自适应巡航系统,甚至在一些顶配的紧凑型车上也有装备。但如此高智能化程度的系统,其可靠性往往也饱受质疑。除了接二连三的事故,论坛中有关自动刹车/城市安全系统的一些吐槽也时常可见。
但新生事物总会有缺陷,正是这些不足之处的暴露,才能给研发机构更多创新的灵感和改进的方向。很多车主自嘲当了车企试验的“小白鼠”,但实际上一个新技术的推出往往经过了千百次的论证和测试。而消费者更多的是获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