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车展 > 返回

什么样的车才叫安全?大多数人都被误导了!

发布日期:2017-08-25 12:47  来源:网络  作者:阿伟   浏览次数:653

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被我们广大车友所重视,我们常常会听到有的人说,我的车重,皮实,安全。可是真的是车越重越安全吗?当然不是了。只要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乘务员没有受到危及生命的伤害,那么这台车的安全性就没有任何问题。
 
汽车在行驶中避免事故,保障行人和乘员安全的性能,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汽车安全性能好,往往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伤亡的程度。
 
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绝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想的那么简单,车辆最初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整车的推重比,钢板的选材,整车的油耗,成本,环境因素都要考虑在里面。而不是一味的把汽车像装甲车那样武装起来。汽车因为承载着人,所以不能单单看车辆发生碰撞时形变程度而单一的决定汽车的安全性。早些年间,各大汽车论坛里面充斥一些厂方的公关公司故意抹黑车身板材用料薄的厂家,导致一些老百姓被蒙蔽。无法了解真正决定汽车安全性能的是指标是什么。
我们这里指汽车的安全性是指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也叫消极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减少乘员伤亡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结构吸能性、内饰软化、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玻璃等。
 
结构吸能性,是指汽车在发生碰撞时,汽车车身结构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保持驾驶舱发生的形变量最小,不会因为发生形变而伤害到乘员的能力。要求汽车以48 km/h的速度与固定障碍物正面碰撞时,乘员不致危及生命。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汽车应该具备通过发生形变而吸收能量的车头结构,并且有一个不会发生巨大形变而且形状稳定的驾驶舱。通常将汽车头部的刚度设计得小于座舱的刚度,使头部尽量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在汽车设计中,并对新开发的车型进行上百次碰撞试验,用来达到上述要求。通常在汽车侧面车门设有加强刚性的横梁,防止车门在碰撞后变形。
 
内饰软化,这个叫比较好理解了,要求就是驾驶舱内部,在发生碰撞时,要对驾驶员产生最小的伤害。车内不要有尖角,不要有可以脱落的零件。内饰的材质要尽量选择偏软一些的材料,现在很多的中档汽车也选择用了搪塑工艺。来让汽车的内饰材质软度更好来降低对驾驶员的伤害。
安全防护装置指的是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安全玻璃就是在发生碰撞的时候,玻璃碎了但是却不会分离开,而是粘连在一起,减小对乘务员的伤害。
如果一台车在量产10年来,车重没有减轻的话,说明这台车一点在技术上的进步也没有。汽车减轻重量是对汽车安全性的重大突破,如果把一台车的车重在保证安全性不变的情况下减小100公斤,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汽车越重,汽车惯性越大。那么对这台车的刹车系统的考验越大。同样的是刹车距离会变长。会更危险。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强度钢被运用的越来越多,现在钢材的抗屈服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千万不要再以车重就是最安全的车为由了。

上一篇:英菲尼迪和他的对手们:讴歌RDX和奥迪Q5

下一篇:关于安全的那些“黑科技”你知道几个?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