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激增,由车祸造成的死亡几乎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其实在汽车诞生之日起,人们已经在研究如何降低车祸中的人员伤亡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技术的发明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不过在近几年,人类开始意识到与其降低车祸中伤亡率,不如再往前走一步,降低车祸的发生几率!于是,主动安全技术逐渐开始取代被动安全技术,各大汽车主机厂开始不惜重金开研发此项技术,以求在未来快速变换的汽车发展中立足脚跟。
到目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很多高端车型已经开始在顶配车型中配备这项技术。那么,今天有哪些主动安全技术是小编觉得还算靠谱的呢?
一、 车道保持技术
车道保持技术可以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也是很多厂商在着力开发的一项主动安全技术。从效果上看,这项技术是为了防止因为驾驶者疲劳导致偏离车道带来的安全隐患,当然,这项技术也将是未来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ACC自适应巡航
ACC自适应巡航,英文全称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定速巡航的升级版本。功能上通过预判前方车辆的速度,设置合适的跟车距离,并调整自己的车速,让车辆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来避免突发情况,完成刹车操作。
不过受限于ACC控制单元的灵敏度,一般车型的ACC功能仅在时速30~50km/h状态下才能激活,会影响一定的实用效果。
三、 坡道辅助技术
坡道辅助技术包括上坡起步与陡坡缓降两大功能,通过预设速度与自动刹车来完成操作,虽然原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效果非常理想,对于经常出入大坡度地下车库的“新手”司机们还是非常管用的。
四、 预警碰撞警示系统
此项技术与ACC自适应巡航拥有相通之处,通过摄像头感应来预判安全刹车距离,当前车距离进入警戒线时,主动提醒驾驶者该刹车了,或者直接进行干预。
如今随着感应设备灵敏性的提高,这项技术在自动检测到前方快速出现的障碍物时也能迅速介入,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 驾驶者检测
所谓驾驶者检测,和疲劳驾驶检测是一个意思,一种方法是通过智能手表等设备来检测驾驶者的身体状态,一旦发现驾驶者处于紧张、疲劳时,汽车会及时进行介入提醒,告知驾驶者必须该休息了。
主动安全技术的普及状况介绍
在今天,虽然主动安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使用率却并不高,还是以合资品牌豪华车型为主。
不过在自主品牌中,也有几款中高端取向的车型开始全面普及主动安全技术,其中上汽集团旗下首款互联网中大型SUV上汽大通D90,搭载了包括ACC自适应巡航(标定时速0~100km/h)、LKA车道保持、LDW车道偏离预警、FCW智能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刹车、疲劳侦测、BSD盲点监测等主动安全技术功能,基本囊括了市面主流的主动安全配置,几乎可以与合资品牌豪华车型相媲美,而且,这些安全配置可以通过上汽大通的C2B私人定制模式进行自由选择,综合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
小结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汽车也将变得越来越智能,说不定在10年之后人类将彻底告别车祸的发生,你觉得小编的推断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