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压应该是所有司机在开车过程中最关心也最容易监测的一项内容,胎压不稳预示着车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速上,很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
原车带有胎压监测的可以直接查看,不带的有很多人会去加装,那么胎压监测分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常见的胎压监测分为:外置型、内置型、OBD胎压监测三种类型。
1、内置型胎压监测
内置型胎压监测,主要分成显示报警器和胎压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安装在轮胎内部,在轮胎的气门处,每个轮胎都有一个,显示报警器则安装于车内方便司机查看的地方。
胎压传感器负责监测胎压数值,然后通过蓝牙信号,传输到车内显示器,我们看到的显示器上的胎压数字信号则是压力信号转化而来。一旦某个轮胎出现问题,监测器便会拉响警报!
内置型胎压监测由于传感器安装在轮胎内部,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保障;但是这种监测器安装过程中需要把轮胎和轮毂分离,非常麻烦,必须借助修理厂。如果进行了四轮换位的操作,需要对胎压监测重新学习配对,要不然显示器就分不清是哪个轮了,还是会按照原来的位置进行显示。
如果需要换轮胎,一定要提前和修理师傅说清楚自己有安装胎心压测,避免因没有提前了解而拆坏。
2、外置型胎压监测
外置型胎压监测也是由一个显示报警器和四个胎压传感器组成,胎压数值传输和内置型原理类似。不同的是胎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一样,它不是安装到轮胎内部的,而是是直接固定在原车气门嘴上,直接拧上去即可。传感器把气门芯顶开,气压就会压到传感器上,传感器就能监测出胎压了。安装上后,气门芯是一直处于顶开状态,只靠胎压传感器密封,轮胎内部气压和传感器是相通的。
外置传感器安装比较方便,自己就可以完成,只要将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车轮即可,而且轮胎换位操作,也不用和传感器重新配对儿,直接安装在原来的位置即可。
外置传感器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裸露在外面,外观上不是很美观,而且极易受到损伤,由于它阻挡了气门嘴,所以充气时需要拆卸。所以,专用的拆卸扳手有随车携带,不要弄丢,否则无法充气。
无论是内置的还是外置的,因为都是在轮子上多了一个东西,原来的动平衡会被破坏,高速行驶可能会引起方向盘抖动,如果抖动,就需要做一下四轮动平衡了。
3、OBD型胎压监测
每辆车上都有一个OBD接口,就是车子有故障时,用于插检测电脑的那个插口,叫做OBD接口。胎压监测器就是插到这个接口上,安装非常简单,整套系统就这一个部件,直接插上就行。它不能显示胎压的数值,胎压不正常时只能报警。并且只有当某一个轮胎压少了时,才会报警。
它的原理是:在内部有一个小芯片,因为插到了OBD接口上,所以能够读出四个轮ABS传感器的数值。胎压相同时,四个轮的转速是一样的,当某个轮气压变少时,轮子的直径就变小,该轮的转速就会比其他轮快,当超过了预设值时,便会认定该轮气压少了,然后报警。它只能应对某一个轮气压少,如果四轮轮都少了,是不会报警的。该胎压监测是按装最简单,但最不准确的一种。
内置胎压监测相对来说是值得推荐的,可靠性高。如果不想花钱找维修店安装,想自己搞定,那也可以选择外置的,看完我上面的简单解析,相信大家会做一个最合适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