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诞生之初开始,安全性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汽车的各项主被动安全配置已经可以将很多行车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很多国家的法规也要求在本国销售的汽车产品必须要搭载相应的主被动安全配置,消费者也更偏向于选择安全配置高的产品。
而到了中国市场,消费者似乎更关心车辆的被动安全配置,简单来说就是“这车禁不禁撞”,而对于那些能最大程度避免碰撞发生的主动安全配置却很少问津,甚至很多老司机认为这些都是多余的配置,会影响到驾驶体验。
其实在2000年之前,人们所强调的行车安全的确是“请系好安全带”这样被动的说辞,人们想要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能得到好的保护。但现如今有了主动安全,人们应该注重的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全带、车身结构、安全气囊传统的被动安全配置只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尽量减小人身损伤,并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减轻人身伤害程度。
而诸如车身稳定系统、刹车防抱死系统、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和盲区监测等主动安全配置则可以最大程度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同时不影响司机的正常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并没有本质上的分别,也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为了保障安全。
那么为什么国内消费者对车辆主动安全配置的接受程度远远不及被动安全配置呢?
这可能与中国人的务实心态有很大关系。只要车子能在碰撞后给予我最大程度的保护就可以,至于避免事故发生完全靠我自己的驾驶技术就可以,为什么要多花钱去买一堆看似没什么用的主动安全配置呢?
而且很多4S店对于车辆安全性能的宣传也更加偏向于防撞钢梁有多厚、发生碰撞后车辆形变有多大这样能切身感受到的重点。
e
当然,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来自于车企对于车辆的配置划分策略。
通常来讲,在广告中十分高大上的主动安全配置只会出现在顶配车型之上,很多车型甚至顶配车型才能选装这些配置。
这意味着这些主动安全配置几乎只会出现在车型的宣传册和媒体试驾稿当中。当消费者揣着有限的预算来到展厅,即便心仪这些配置也没法儿买到,毕竟买顶配车型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汽车主动安全配置那么牛 为啥老司机都说没用
要知道在美国市场,即便是配置再低的车型,哪怕没有天窗和真皮座椅,这些主动安全配置都会搭载,或者提供选装。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车型在配置划分上就显得不够灵活了,带有丰富主动安全配置的车型价格高高在上,体验到这些配置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自然很难让普罗大众理解并接受。
汽车主动安全配置那么牛 为啥老司机都说没用
不过最近两年的情况有所好转,比如基于TNGA架构的第八代全新凯美瑞就在中配以上的车型上全面搭载了TSS(丰田智行安全套装),让更多的消费者都可能享受到主动安全科技带来的完善保护。
那么到底该不该选择配有丰富主动安全配置的车型呢?
汽车主动安全配置那么牛 为啥老司机都说没用
我的回答是,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买主动安全配置高的车型,因为这些配置一旦作用上一次,就可以挽救你和家人的生命,绝对是超值的选择。
如果你的购车预算不高,你还可以多对比下同价位合资车与自主车的配置差别,往往自主车在配置上会给你惊喜,尤其是在主动安全配置上是有与没有的质的区别。
当然,我也希望各大车企能够在车型配置划分上更灵活一些,提供主动安全配置的选装包,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汽车技术进步带来的安心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