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体验 > 返回

日本高田安全气囊让众多车企“中招”

发布日期:2016-02-15 14:48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6408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汽车安全气囊本来是在关键时刻保护驾乘人员的,但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美国一名男子驾驶一辆福特皮卡死亡,可能就是因安全气囊在爆发时蹦出的碎皮割伤致死。这是高田缺陷气囊引起的第十起死亡事故。本来是保护人的安全气囊,竟然也能“杀人”于无形之中。

回顾:日本高田气囊让众多车企“躺枪”
 

近期美国监管机构宣布,又有500万辆安装日本高田公司气囊的车辆需要召回,此次召回覆盖福特汽车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车企,受“高田气囊”影响全球已经有至少4400万汽车被召回,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目前,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四家汽车巨头相继宣布不再选择高田作为其安全气囊供应商,尤其是本田不仅宣布彻底弃用高田气囊,而且还指责高田气囊测试数据造假。
 

去年就爆出高田气囊召回事件,让很多整车制造商“躺枪”,其中“躺枪”占比最高的是日系车企,约为78%,其次为美系车企占比约17%,占比最少的是德系车企约5%。美系车中,菲亚特.克莱斯勒因为这个隐患在全球召回突破522万辆汽车;福特汽车召回超150万辆,通用汽车召回已突破40万辆,宝马召回数量达到203万。而今年高田安全气囊事件持续发酵,又会让多少车企寝食难安呢?
 

疑问:谁是“高田”?
 

消费者知道丰田、日产、马自达等等这些车企,但对于站在这些车企背后的那些零部件供应商就不那么了解了。打个比方,汽车企业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组装厂”,除了车身是自己焊接的,发动机是自己生产的,其它所有零件都是由汽车零件制造商提供了,大到变速器、行车电脑、轮胎,小到螺丝、灯泡。汽车厂家所做的就是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完成一辆整车,贴上自己的标签,至于汽车上的那些零部件基本没有消费者在买车时会关注。
 

那么这一气囊事件的主角,日本高田公司是何方神圣呢?日本高田株式会社成立于1933年,20世纪50年代开始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及气囊气体发生器是其主要产品,特别是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占有率高,欧美众多车企和几乎所有日系车企都用该企业生产的汽车安全气囊。日本高田的汽车安全气囊占有率高,主要是其产品价格优势。
 

质疑:国外沸沸扬扬,为啥国内动静小?
 

其实,去年因为高田安全气囊事件,中国市场就有很多车企特别是日系车企召回了车型,但是大家会想,为什么包括这种气囊的召回事件总是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开始,而不是中国市场开始呢?而且中国消费者似乎对汽车召回并不敏感呢?
 

其实,归咎起来还是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不完善,甚至被歪曲了。中国消费者往往把“召回”和“负面”画等号,加之中国2004年才正式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但该规定仅针对M1类车辆,既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可以实施召回,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没有召回规定,而且监管也存在不足,也就是说没有欧美国家完善的汽车产品安全法规健全,容易被车企和零部件制造商钻空子。
 

看看其它国家,美国早在1966年就开始对有缺陷的汽车进行召回,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厂在美国都曾经历过召回案例,至今已总计召回了2亿多辆整车、2400多万条轮胎。涉及的车型有轿车、卡车、大客车、摩托车等多种。在这些召回案例中,大多数是由厂家主动召回的。日本从1969年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1994年将召回写进《公路运输车辆法》,并在2002年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韩国从1992年就开始进行汽车召回。
 

担忧:今后买车前还得问问气囊是产的?
 

现在消费者买车很注重安全,气囊和ABS是必须有的,而且认为安全气囊越多越好,但是看了高田气囊事件,您认为安全气囊多有必要吗?
 

难道消费者以后买车之前还得问问这安全气囊是哪出的,轮胎是谁产的,涡轮增压器是谁提供的,汽车玻璃是哪家的?国内的汽车召回制度亟待完善,否则太容易被汽车厂家和零部件制造商转空子了,就像国内很多汽车,也包括合资品牌的汽车,没安后防撞钢梁,因为国内的汽车安全测试暂时还没有追尾测试,因此零件是能省一件算一件。

上一篇:马自达召回部分进口车及国产Mazda6轿车

下一篇:高田工程师拒为安全气囊事故诉讼案作证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