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孙文康:2015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检验1225批、38.5万个、进口金额为4457.83万美元。
5月17日,质检总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年进口消费品质量监管情况。提到进口儿童汽车座椅,大家会纷纷问,啥品牌的靠得住。先来了解下进口座椅的情况:从进口产品品牌来看,共涉及STM、BRITAX、RECARO、Concord、showlove等30余个品牌。
其中,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实施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现场检验1109批次、发现不合格219批、总计798.29万美元、批次不合格率为19.7%;抽样送实验室检测92批,发现质量安全不合格4批,批次不合格率为4.35%。
进口儿童座椅不合格内容涉及标识、无中文标识或使用说明、燃烧性能、动态试验等。
具体分析不合格原因,监管部门重点说明了三点。关于这三点,小伙伴们购买进口儿童座椅时,也需要格外注意哦~~
产品标识标签问题突出
在现场检验的批次中,有1/5的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产品存在标识标签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中文说明书缺失、说明书或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等。
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产品的标识与说明书重要性不同于其他商品,标识与说明书是消费者使用该商品的唯一指导性依据,不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强制性认证等问题频发
自2015年9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的机动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但在检验监管中发现强制性认证相关问题频发,一是部分进口的儿童安全座椅虽然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但是在产品上未加贴CCC标识;二是发现了“早产座椅”,即对应型号产品虽已取得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但进口的该型产品生产日期早于获证日期等多种情况;甚至还发现了少数进口商为逃避监管,有意瞒报儿童安全座椅的进口现象。
安全项目不合格不容小觑
2015年共发现安全项目不合格产品4批,不合格内容包括面料燃烧性能不合格、动态测试失效、ISOFIX约束系统不合格等;涉及到的原产国包括英国、法国等,涉及的品牌有BRTTAX、诺尼亚等。
其中动态测试失效危害最大,因为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动态碰撞试验是整个标准的核心项目,其主要目的是考核发生汽车碰撞事故时儿童座椅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性能。
相关实验室在对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的检测过程中发现由于座椅头枕在碰撞过程中断裂飞出,用于安装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带从导向件上脱离,不能够对儿童乘员形成很好的保护,同时飞出的头枕也有可能伤害到周围的其他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