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行见 > 见体验 > 返回

强制使用安全座椅有望立法

发布日期:2016-06-06 13:04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2301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在六一儿童节之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儿童交通安全研讨暨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6中英文)向社会公众发布。

强制使用安全座椅有望立法

《蓝皮书》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撰写。该书从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入手,就如何改善我国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别从法律法规、标准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层面,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提出了改善性建议。
 

《蓝皮书》指出,中国儿童道路安全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即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高。造成座椅使用率不高的直接原因是对儿童乘车危险性和安全座椅保护作用认知不足。不少家长认为,自家车辆不经常上高速,在市内行驶速度缓慢,不需要儿童安全座椅,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在自己怀里坐着,开车速度慢一些,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安全座椅使用率极低
 

根据《蓝皮书》调研组在2015年在北京、青岛、大连、哈尔滨、南京、长沙、厦门、宁波等8个城市的调查,调研样本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平均使用率为33.26%,比2013年(使用率不到15%)增加了一倍不止,但距发达国家百分之八九十的使用率尚有不少距离;在8个城市中,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为北京,达到了39.6%,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为长沙,仅有8.77%。
 

可以说,尽管中国民众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认识正在逐年深入,但推广正确的儿童道路安全意识、完善乘车安全法律法规仍刻不容缓。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表示:“中国正在全面步入汽车社会,然而相比于对成人的保护,儿童道路安全尚未获得汽车行业乃至社会公众的足够重视,亟须通过政策立法和各界努力,提升社会对儿童乘车的保护意识。”
 

“尤其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极低,农村地区几乎成了儿童道路安全的被遗忘的角落”,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新勇在会上表示。
 

更有数据显示,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尚不足1%,其实际使用率仅为0.04%。
 

安全座椅强制使用法规 有望两年内出台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家庭乘用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需要从相关立法、执法层面加紧决策。
 

目前,在我国现行交通法规体系中,并无强制要求家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法律条款。与此相比,在世界范围内共有96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法律法规,包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南非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据悉,立法后上述地区的儿童乘车受伤害水平均大幅下降,如美国和德国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死亡人数更是下降了50%左右。
 

近几年,强制使用儿童交通安全座椅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14年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公安部、全国妇联、国家质检总局、中消协、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大众、沃尔沃、奔驰在内的企业,以多种方式开始推进国内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立法工作,当前,包括四川、山东、合肥、上海、深圳、南京等省市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正式立法执行。
 

以杭州为例,2015年12月25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这项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条例明确规定,12周岁以下或者身高低于1.4米的儿童不得乘坐前排座椅。4周岁以下或者身高低于1米的儿童乘坐小型轿车时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有专家在本次发布会上透露,我国首部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全国性法规有望在两年内出台,预计这部法规将为推广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有效减少儿童乘车出行中受到意外伤害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
 

消费者选购安全座椅认准3C
 

5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家长,要通过认证标志来选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3C”认证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2015年9月,我国开始对儿童安全座椅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未标注3C认证标志的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提醒家长朋友,要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选购安全坐椅。市场上一些坐椅宣称使用年限长,不少家长认为买一个这样的产品可以一直用到孩子长大。实际上,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使用,这类产品在设计上需要有所妥协,针对性不强。对于经常需要带孩子出行的家长来说,还是建议按照成长阶段进行量身购买。

上一篇:长沙“专车”司机砍伤乘客 网约车安全问题受关注

下一篇:车主称特斯拉悬架存在安全缺陷 公司声明否认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