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车辆出现异常的时候可以保护驾驶人以及车内车内乘客的重要的安全配置系统。因此,从它诞生到现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从2009年高田气囊门致死事件的出现,使原先的天使变成恶魔。高田气囊的安全隐患涉及了全球14家汽车车辆,以及汽车被召回的事情。
高田气囊门事件
然而通过第三方的鉴定,高田气囊异常破裂原因水落石出,已经存在接近10年的高田气囊问题从一个个体事件发展成全球性的大规模召回是如何发展过来的,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来梳理高田气囊门事件。
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
高田株式会社最早成立于1933年,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时至今日成立八十余年的高田已经从早期的生产安全带,发展至如今的生产三点式安全带、方向盘,研发双囊袋气囊、气囊气体发生器、儿童安全座椅等多种当今汽车安全系统,并且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第一为瑞典Autoliv公司)。
厂家零部件供应商
在全球上有很多的汽车生产厂家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是高田公司,其中包含了丰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福特、通用、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一系列品牌。这当中最值得说的是,本田是高田公司的最大的客户,两者的合作关系已经超过了25年之久,本田还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
高田气囊门的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当时曾有消费者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投诉,他们驾驶的汽车安全气囊在展开后会弹出金属碎片。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田也仅在2008年11月小范围召回过4000台装配有高田安全气囊的车型,但就在召回的半年后,第一起因安全气囊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
因高田气囊爆炸致驾驶者死亡的案件以及类似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了美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4年10月2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因高田气囊可能存在缺陷,将对474万辆汽车展开调查。21日,NHTSA更新了信息,调查总数扩大到610万辆。
就在这份报告公布不久,美国媒体很快又确认了第九起和第十起因高田气囊致死的事故,其中第十起事故的驾驶者驾驶的是一台06款福特Ranger皮卡,也是首例非本田车型因高田气囊爆炸致人死亡,这也使得高田气囊波及的企业和车型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高田气囊造成的事故已经不仅仅出现在美国市场,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介绍,2011年9月以后高田生产的气囊已在日本国内发生14起异常破裂事件,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28日,在日本静冈县伊东市的一起追尾事故,坐在日产奇骏(X-TRAIL)副驾席的女性额头与左臂轻度受伤。经过日产公司调查,从该女性身上取出了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发气装置上的金属片,从而断定受伤原因为气囊异常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