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销售的宣传口号里经常能看到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安全配置,说明汽车厂家知道消费者很看重车辆的安全。被动安全系统无非是车身的吸能结构和车内的气囊,现在来聊聊主动安全系统有哪些,而且哪些是确实有用的呢。
1、 轮胎、刹车系统和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
车无论开得怎么样快,能保证安全的是刹车系统能把车的速度在短距离里面减到0。影响刹车距离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轮胎、刹车系统和ABS,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轮胎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了跟地面的摩擦力,就是说汽车跟路面之间能有多少的摩擦力。特别是雨天的时候,轮胎刺穿路面上水坑的水膜,并通过凹槽排走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水,这样汽车重新获得抓地力,在雨天的路面上行驶会安全很多。在汽车研发之初工程师就会确定用哪个型号的轮胎,因为轮胎还会跟舒适性有很大的关联。
现在连十万元以内的自主品牌车都会用上碟刹系统,价格更高的合资品牌车和进口车理所应当地用效率更高的碟刹。当然A0级的小车后轮制动的形式还是鼓刹,因为考虑到了成本和比较轻的车重,但是绝大多数的A0级车的鼓刹效率还是很高的。
一旦使用了碟刹,一定要配合ABS使用。因为碟刹极其容易抱死,ABS就会尽量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有一个传感器是监测车轮转动速度的,当传感器发出车轮在抱死的信号时,ABS会把刹车钳松开一点,让轮胎和地面重新回到静摩擦的状态。实际上ABS是一个代替人脚的机械式高速点刹,对于一般驾驶者来说是十分有用的。遇到紧急的刹停状态,只要踩死制动踏板,握紧方向盘来控制方向,ABS就会通过仪表盘的警示灯和制动踏板的振动来告诉驾驶者ABS已经开始工作了。
2、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博世是第一家公司研发出研发出这套系统,并且申请了专利,所以其他汽车厂商研发出类似的系统只能取其他名字,配置表上的这一项内容是会五花八门的。ESP是通过多个传感器来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校正车身在转弯时的姿态和行走的路线。
即使是同样装有ESP汽车,不同的车型也会有不一样的特性。博世会提供系统给车厂,依据车厂的要求做出调整。有些可以完全关闭,有些不能完全关闭,只能分段减弱控制的程度。有些很敏感,稍微有状况开始介入工作,切断动力打乱了驾驶者的节奏,有些只有会在最后关头才把车拉回安全的状态。所以驾驶者不要随意把车推到极限,车也是有脾气的,要摸清楚脾气之后才容易相处,不然很容易出现车毁人亡的结果。
3、新时代主动安全系统
盲点侦测系统,车道偏移系统,自适应自动巡航系统,自动刹停系统,疲劳警示系统,这些都是依靠雷达和各种功能的摄像头等高科技传感器结合电脑算法的新时代的主动安全系统。这些都会出现在高端的车型上面,近几年开始也都有技术下放的迹象。虽然这些系统看似可有可无,但是在全自动驾驶时代来临之前,还是给驾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和减低事故的发生率。
比如盲点侦测系统,对于车身尺寸较大,盲点较多的车型来说就很实用,给驾驶者在转换车道时增强了信心和提高了效率。这些系统的相互协作,在城市相对复杂的路况中减低了很多危险的发生,特别是类似小路里面行人突然冲出来的状况,自动刹停系统在最后一刻把车停在行人身前。
无论科技怎么样进步,怎么样辅助驾驶者驾驶在路上,驾照的考试只会越来越严格,因为事故付出代价最大的永远是人的肉体和精神。想要安全地驾驶在路上,唯有遵守交通规则,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驶技术和强化自己的反应能力。安全系统能把人从危险中拉出来只能说是幸运,但不是每次状况都在系统的工作能力范围之内。最安全的配置是安全的行车意识和清醒的大脑还有灵活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