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安全车除了看气囊数和ESC外,也要参考钢材指数。
现在消费者买车越来越注重安全议题,让不少车厂逐渐把6气囊变标配,而2018年起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P)也要强制配备,不过这些都还不够,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得参考「钢材」,若车身结构使用的钢材不够有力,就算有6气囊加ESC仍无法有效发挥保护作用。
车体采用的高刚性钢材比重越大,保护力就越足够,即使遇到撞击也能把缓冲力道提到最高,车内人士的伤害降到最低,才不致使车辆溃缩得太严重,而钢材强度乃是以兆帕为单位,也就是说为1MPa =每平方毫米可承受0.1公斤力道。
安全气囊固然重要,但若钢材硬度不够,车辆遭受到撞击仍是会严重溃缩。
过往车款通常采用550 MPa〜780MPa钢材,但近年来的新车已开始用800 MPa以上的钢材,也有较精密费工的车用1,480 MPa,让车体保护力更强大,不冠上“铝罐车一名,因此消费者可在买车前多研究一下目标车款的车体钢性,对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C-HR欧洲撞击测试五颗星评价丰田要摆脱铝罐车污名
有民众呼吁国内也成立像NCAP的高标准撞击单位,让民众购买前可参考。
目前我国尚未有如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等高标准的撞击测试单位,但已有民众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提议,期望政府能够提高安全碰撞的标准,进行国产车撞击测试并公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