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到两周前,大众因高田气囊召回486万辆汽车,道哥就曾预言车企或因高田气囊再度发起大规模召回。果不其然,近日,广汽本田再发召回令,因部分车辆的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安装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广汽本田决定召回部分国产雅阁、飞度、锋范、歌诗图、理念S1 轿车,共计245101辆。此次召回车辆数虽然比不上大众,但是在广汽本田召回史上也是规模巨大的一次。
截至目前,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在中国已涉及38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其中共有26家生产者累计实施召回超过100次,涉及车型超过100款,数量达到1887万辆。可以说,几乎安装了高田气囊的车辆都未能幸免召回。高田气囊的余震并未随着高田的破产而终结,而其造成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
再因高田,本田召回逾24万车辆
9月25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7年10月23日起,召回部分国产雅阁、飞度、锋范、歌诗图、理念S1 轿车,共计245101辆,具体信息如下:
(一) 2011年6月17日至2012年8月8日期间生产的2012年款雅阁轿车,共计81612辆;
(二) 2010年5月20日至2012年9月13日期间生产的2012年款飞度轿车,共计50198辆;
(三)2011年5月20日至2012年12月25日期间生产的2012年款锋范轿车,共计106305辆;
(四)2012年1月13日至2012年3月7日期间生产的2012年款歌诗图轿车,共计180辆;
(五) 2012年8月27日至2013年4月3日期间生产的2012年款理念S1轿车,共计6806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安装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上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以消除安全隐患。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或快递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同时广汽本田汽车特约销售服务店也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
除了本田 还有一大波车企被坑了
除了广汽本田的24万召回辆,截至目前,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在中国已涉及38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其中共有26家生产者累计实施召回超过100次,涉及车型超过100款,数量达到1887万辆。其中,主要品牌为大众进口、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通用、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宝马、长安福特、马自达、英菲尼迪、郑州日产、三菱等等。
而其中,除了最先因高田气囊而发起召回的本田汽车之外,受害最大的就是大众和通用。在近日发布的文件中,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分别召回486万辆和252万辆涉及高田气囊门的问题车辆。大众汽车表示,将自2018年3月12日起,分批陆续召回包括奥迪、大众、斯科达等品牌的多款国产和进口车型;通用汽车表态将于今年10月29日起,分批陆续召回别克、雪弗兰、欧宝以及萨博等品牌车型。
而如此大规模召回的背后,所涉及的连锁反应也在持续发酵。车企方面,除了要承担库存、成本增加的风险和承受品牌形象受损之外 ,还要面对在日益竞争加剧的汽车市场格局中,因召回而导致的竞争力受影响。毕竟当消费者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召回而对品牌的信心和依赖减少时,品牌的竞争力就会减弱。
可即便如此,车企面对如此巨大隐患也还是要选择召回。但是对于车企,还有一个重大事项悬而未决。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召回车企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样,就是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可是,现在不是一家车企因为高田气囊进行召回更换安全气囊,是多家车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配件告急。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车企人手够了,都24小时加班来更换配件,全球一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配件能够供应上来。曾经高田作为安全气囊最大供应商,现在,日本本土的Daicel公司和丰田合成株式会社,瑞典Autoliv公司和美国TRW公司也成为了高田气囊的替代品供应商。但是,这远远不够。
所以,所有车企不得不分批召回。而被分批召回的车辆,有的已经排到后年。道哥身边就有很多朋友表示,自己接到召回车辆信息,既开心又忧心。开心的是车企还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有缺陷产品进行召回,也算有个保障。忧心的是,自己已经排到后年,而想想自己车上携带者随时会爆炸的“杀人武器”就不寒而栗。毕竟高田气囊已经造成全球至少11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谁知道自己这个炸弹会不会随时引爆呢?而有些不能理解的车主,则选择直接给召回车企售后打电话,这两天召回车企显然显得心力交瘁。而这样的心力交瘁还会持续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