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上升,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汽车已经不单单只是个代步工具了。大部分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不只追求外观漂亮,空间大,质量好,对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更加重视。
说到汽车的安全性,很多人下意识觉得汽车安全气囊越多就表示越安全。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明显不是。
首先,要知道汽车的安全性涉及到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两部分。主被动安全配置就是为了避免车祸的发生而装配的一些配置,例如我们常见的ABS防抱死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被动安全配置就是发生车祸后,为了避免车内人员受到更大的伤害或者产生二次伤害而装配的配置,例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
虽然有些车主调侃:车上最有用同时也最没用的就是安全配置了。因为有些安全配置可能到汽车报废了也用不上,但是中国有句话叫做:防患于未然,汽车的安全配置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比如说小编的驭胜S350,配备了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发动机电子防盗,刹车辅助等主动安全配置,在突发情况下尽可能保证车辆安全。此外这款车还配备了驾驶座气囊,副驾驶气囊等被动安全配置,即使意外发生,可将伤害最小化,虽然有气囊做后盾,但是上车可千万别忘系好安全带。
那么什么样的车才算是安全性高的车子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看轮胎规格
轮胎是车上唯一与地面接触的物体,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通常大家关注的是轮胎够不够大,对轮胎速度等级非常不看重。其实,越高的速度等级对于极限安全更有保障。国内很多车型都搭载 H 级别(210km/h)的轮胎,而在国外一些国家至少要标配到 V 级(240km/h)。
此外,还要看轮胎的品牌及轮胎的摩擦力、抓力等。那些较为知名的轮胎安全性一般较高,而摩擦力、抓力强的轮胎也更为安全。
刹车距离
汽车刹车问题关乎到交通安全,所谓的刹车距离指的是特定速度开始刹车从刹车的位置到汽车静止的位置称为刹车距离。一般来说,刹车距离测试的方法就是加速至100公里每小时,然后紧急制动,测算距离。一般情况下,100公里每小时的刹车距离应该在40米左右,38米到42米都算比较好的范围,超过42米就是刹车距离比较差的。
刹车距离跟行车安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并排行驶,如果前面发生意外情况需要紧急刹车,那么肯定越快能刹住的车子安全性越高。
碰撞试验
碰撞测试是检验汽车安全的最佳方式。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机构测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就不同车型在同一个平台的测试结果,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安全性的高低的。各车型在现实中的表现也基本与测试结果相符。在各项碰撞测试中,以美国的IIHS成绩最为严苛。IIHS上我们可以看到每款车型非常详细的各种碰撞形式撞完后的成绩,还可以直观的看到车型在每一项细节上的最终得分和评价。
在大家买车的时候,安全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毕竟这是与车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