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来家用车的逐渐普及,一些关于汽车事故的新闻报道和网上案例也是越来越多,在这里面就有一种经常能见到的事情,那就是:
车都撞成这样了,安全气囊竟然没弹出!
网上爆出的这类案例比比皆是。
不少车主就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质疑,甚至到法院打起了官司,但绝大多数情况也讨不到一个“恰当”的说法。
毕竟,我国针对安全气囊的弹出条件并没有一个法定的标准可以依照。
而汽车厂家的答复往往和说明书里面写的保持高度一致,就是所谓的“力度不够、速度不够、角度不够“等等,那么到这里就容易让人们产生疑惑了,他们是否在有意敷衍我们?究竟什么样的力度和角度才够呢?
感觉这个东西真是够”玄幻“的,
难道它真的是仅凭心情”想弹才弹“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汽车安全气囊做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的运作是需要一定规则和条件的。
有些厂商说明书会举一些例子说明气囊启动的条件,有些厂商干脆就是寥寥数语带过,总之要想总结出来一些气囊的启动规则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事情!
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大的原则,来掌握气囊的启动规律。
首先一点就是汽车行驶速度。但从图可见,碰撞条件不同气囊启动对于车速的要求也不同,这在汽车事故报道中也见过,有些车都撞进大树里面了,气囊都可能没弹出来!
其次就是撞击角度。一般原则是侧面撞击不会启动前面气囊,前面撞击不会启动侧面气囊,而“气帘”通常用于汽车翻滚时启动。但总体来说,撞击角度也和速度等因素挂钩,因此这也不是容易细化出来的条件。
最后,最容易让人费解的就是力度了,很多汽车在事故后已经“开花散架”了,但气囊却可能并未弹出,归结到力度上面总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那么研究下启动气囊的一些原理,是否会有迹可循呢
汽车安全气囊的弹出需要一系列的传感器来探测启动条件。
其中主要的有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加速度传感器容易理解了,汽车的速度剧烈降低,就是发生碰撞的一种表现。
而压力传感器则更多是感受撞击的力度问题。
涉及到力度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一般这些压力传感器都是藏在汽车最坚固的结构骨架里面,只有当这些保持驾乘人员生存空间的结构骨架因撞击发生变形以后,压力传感器才会动作,把信号传递给气囊!
因此一些碰撞事故虽然看起来撞的很惨,但可能结构骨架并没有明显变形,因此气囊并未弹出!
另外一点,通常汽车说明书里也会重点强调,汽车安全气囊是需要在安全带的配合之下才会发挥作用!
就是说气囊可能会因乘坐人员未系安全带而不弹出!
因为假设乘坐人员没有系安全带,或者系安全带了但是没有保持一个正常坐姿,就可能造成被弹出的气囊“炸到”的危险!
据报道沃尔沃汽车引入国内后的首例死亡事件就是被气囊炸死的!
因此说,气囊的弹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发生了不正确的弹出就极容易造成“小事故大损失”的相反结果。
总之
我们广大消费者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视是一件好事,但关于气囊的问题也要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绝对不要把气囊理解成那种高空坠落后安然无恙的安全气垫,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汽车安全气囊所能起到的作用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当车身骨架都要扭曲破碎的情况之下,再多的气囊也都是枉然!
行车的安全,平稳驾驶、遵规守则、系好安全带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