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驾驶习惯来源于他学车时的培养和积累,如果学车的时候没有好好操练技术,没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遗留了很多问题,那么对今后上路开车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以下这些常犯的致命错误,一定要在学车初期就避免掉。
1、转弯急刹车,易失控翻车
高速公路匝道一般都是圆弧形弯道,而且转弯半径都比较小,所以匝道上限速基本是在40公里/小时。
进入弯道千万不能急刹车。转弯时汽车重心偏移,此时刹车会加重侧倾,造成单边制动,若速度过快,或刹车过猛,则有翻车危险。正确做法应在进入弯道前就降低车速,入弯后,缓慢加油车身才能保持平稳姿态。
2、加挡超车,加速不给力被追尾
有些驾驶员认为高挡位速度较快,所以超车时回升上一挡。其实,车辆的前进是靠引擎发挥的扭力,高挡位扭力较小,油门反应迟钝,加速度反而减慢。
因此,手动挡超车时,反而应该降低一挡。自动挡车则只需将油门踩到底,变速器便会自动降低挡位,以提供足够的扭力——手自一体的使用手动挡时,也应注意这点。
3、先踩离合后刹车,刹不住
有人认为刹车前应切断动力,刹车会更有效,这是错误的。因为踩下离合器,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到怠速,进气管总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大大降低。正确的操作,应先踩下刹车,车速降低后在踩下离合器。
4、原地转动方向盘
直接让轮胎和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大大增加轮胎表面的磨损,虽短轮胎的寿命。
另外,原地转动方向盘时,由于来自轮胎的阻力很大,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提供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压力,来辅助你的转向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助力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的漏油等故障。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故障率。
5、下坡空挡滑行,来不及刹车
有些人在下坡时,为图方便挂空挡滑行,仅以刹车来控制车速。如果是在一个长距离坡位这样做的话刹车系统会因过热而突然失灵,导致事故发生。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车速挂上合适的挡位,让发动机制动,偶尔辅以刹车,这样既安全又延长刹车的寿命。
6、车内照明设备开启过多
夜间开灯是必要的,但是开得太多会占用电瓶电流。汽车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才能顺利完成,否则会造成启动不畅。
长期这样使用,会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由于点火电压不足,气缸容易产生积碳。因为点火瞬间用电负荷过大,还会影响电瓶使用寿命。
7、磨合期车速越慢越好
磨合期发动机转速过低,则曲轴连杆轴瓦承受的冲击较大;转速过高则汽缸壁容易拉伤,造成早期磨损。所以,磨合期应参照发动机转速而不是车速,汽油发动机转速在2000-3000转之间,柴油发动机在1000-2000转之间。
现在出厂车都已经基本磨合到位,无需再做过多磨合,只要注意在提车后一段时间内,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3000转以内即可。
8、启动不畅时连续启动
汽车启动需要足够电压,因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发生汽车启动不畅,还是连续、频繁的启动发动机,会增加电瓶的点亮损耗,甚至造成亏电,无法启动。
另外,长时间让启动机连续工作,会造成启动机过热,甚至烧毁。所以不要长时间、连续、频繁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9、遇水刹车或雨天行车突然松油门
高速行驶遇水突然踩刹车,很容易侧滑。这是控制好方向盘比刹车更重要更安全。雨天在泥路行驶突然猛加油门或突然放松油门也会引起侧滑。因此,雨天应低速行驶,平稳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