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汽车企业毫不隐讳地认为,新一代交通革命将在中国开启,并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投入数亿美元用于销售和生产。中国跃升为新的世界汽车强国--这一论点很长时间以来已不再像五年前那样不切实际了。”
接着文章列举了证明上述论点的六条线索:
1、’大即是美
文章解释说,“9年前,中国的汽车年销量为680万辆。到2016年,这一数字翻了四番,销量2800万辆。因此,中国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2、关注创新
“不仅在质量方面,在创新方面中国也迎头赶上。该国2016年成为电动汽车销量最大的市场。生产商售出33.6万辆电动车。中国汽车产量中,电动汽车占1.6%,已经高于欧洲和美国。”文章指出,与外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本土的电动汽车更受关注。
3、无穷无尽的资金
今年1月由一家叫“法拉第(Faraday Future)”的公司生产的首款电动汽车在美国亮相。文章作者提到,“这家公司的投资人为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此外,贾跃亭还斥资17亿美元在拉斯维加斯建厂。另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FMC),其幕后投资者则是腾讯和富士康。”
“德国交易专家贝恩德·埃格伯斯(Bernd Egbers)称,中国投资者被视为拥有强劲经济实力,尤其在国内市场拥有庞大销售。此外,大部分中国投资者已从各种资金来源中受益,如从国有银行获得优惠。”
4、市场空白
文章接着写道,“从汽车行业角度来看,摩托车和公共汽车的市场规模和重要性不大。尽管如此,一个调查研究显示,这一市场却具有潜在冲击力。”
作者举例说,“在中国许多城市禁止内燃摩托车上路,因此只能选择电动自行车。有些地方当局几乎只购置电动公交车。……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表示,2016年,中国生产了约11.5万辆电池式公交车。”

此外,已有一些知名西方汽车品牌的高层管理者在中国汽车市场寻求工作机会。作者提到了由腾讯和富士康合资开办的电动汽车公司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FMC)。该公司目前的负责人正是德国宝马集团的前高层卡斯滕·布赖特菲尔德(Carsten Breitfeld) 。作者也指出,“这样的人事更替在中国汽车业中并不鲜见”。

周五《法兰克福汇报》也关注了中国汽车的话题,分析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如何做到2016年盈利增长126%。文章先是给德国读者扫盲,介绍什么是吉利汽车。接着又谈到了吉利如何从2002年开始生产第一辆汽车,到有了今天的成绩。
文章提到,“吉利汽车来自美丽城市杭州。这家私营汽车制造商旗下SUV的销量以F1赛车的速度增长。现在吉利要走向世界。”
作者笔锋一转接着写道,“不过直到现在,吉利汽车也未在国产汽车中占据显赫位置。而今年吉利却公布了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过去一年里,吉利汽车销量增加了50%。集团共售出76.6万辆汽车。”
“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还有吉利盈利增加126%,达51亿元人民币。这是吉利周三公布的财务数据。”
作者接着拿吉利的SUV和大众的SUV“途观Tiguan”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做比较后写道,“吉利收购瑞典汽车沃尔沃的专利技术后,显然不仅从汽车设计和客户品味上都给吉利带来了更优越的感觉。现在,很快世界其他地方也将领略到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最近表示,首先要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然后开始国际化扩张。”
不过,作者同时也指出,进入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市场可能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