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头条 > 汽车新闻 > 返回

北汽徐和谊:未来中国汽车企业竞争焦点在文化

发布日期:2017-06-15 16:04  来源:资讯  作者:星耀   浏览次数:418

从走集团化道路到实现集团化发展,再到推动“两个转型”,北汽集团前进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强大企业文化的支撑。
zx_1
这一点,北汽集团掌舵人徐和谊早已了然于胸。故事是这样的:十多年前,徐和谊到德国参加汽车展,见到业内一个专家级的人物,就问他: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和国际巨头、发达国家在汽车领域竞争的焦点是什么?那位专家给出的答案是“文化”。
怎么会是文化?难道人才、研发、产品比不上“文化”?一时的费解,并没有阻碍徐和谊和北汽集团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北汽集团每一个重大历史节点上,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提升速度。

——2006年底,徐和谊甫上任就反复强调传承北京汽车精神,即“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并视为北汽走集团化道路的法宝。实践证明,十六字的北汽精神在集团化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凝心聚力作用,使北汽彻底解除了生死存亡的“警报”。

——2010年9月28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并发布全新的、统一的集团品牌标识。此举意味着全新的北汽集团拥有了第一套完整的文化理念体系。

——2013年4月20日的上海车展,徐和谊公布北汽的品牌主张:“行有道,达天下”。这一品牌主张,不仅阐明北汽倡导诚信、善信、追求完美的核心价值,更向消费者传递出北汽理念:即把人们的美好出行,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员工的自我实现和社会文明进步视为至高梦想。

——2016年4月,徐和谊在北汽集团微信公号发表署名文章《让工匠精神成为北汽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第一次将北汽工匠精神的锻造提升到转型“引擎”的地位和高度。在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淘汰赛”、北汽集团迈向2020年目标过程中,这一举动,无疑是徐和谊对“未来竞争在于文化”论断的更深感悟和更有力行动。

远远不止这些。

北汽集团在过去十几年中对企业文化的投入,更多的已通过实干,内化为企业气质、产品气质、员工气质。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可用八大关键词概括。

关键词一:创新。自主创新是北汽的企业使命,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在产业变革大背景之下实现弯道超车的不二之途。从搭建海纳川零部件平台突破外方采购闭环,到购买萨博平台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从收购福建奔驰股权,到成立华夏出行有限公司,北汽集团这些大手笔的战略行动,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也正是这些创新之举,缔造出强大的创新基因,成就了北汽速度。

关键词二: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北汽的战略选择,也是对绿色文化的倡导。2009年3月北汽新能源成立;2014年,北汽新能源启动“卫•蓝先锋”行动计划;2015年和2016年先后发布卫蓝事业计划2.0和3.0。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成为国内电动汽车领域的销量“一哥”,守卫着首都的蓝天。围绕绿色文化的打造,北汽集团还致力于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努力建设绿色工厂。

关键词三:质量。十多年来,北汽集团凭借“以质量为魂”的质量理念和“品质第一、卓越经营”的质量文化,树立起一个“质量北汽”的企业形象。2016年6月,徐和谊荣获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颁发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随后又获ANQ亚洲质量组织颁发的“2016年度石川馨-狩野奖(IKA)”。在“2016年北汽集团质量工作会”上,“北汽集团统一质量革新战略”发布,对质量文化再升级。

关键词四:创业。有人或许会问,北汽历史厚重,怎么会提创业文化?“在我们企业内部,我把自主品牌建设比喻为‘二次创业’和‘重走长征路’。”徐和谊认为,北汽的“一次创业”是由小到大的过程,从2007年开始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十年创业的结果如何呢?2016年北京品牌(含绅宝、北京和威旺三个系列)销售新车45.7万辆,同比增长35.59%。这个成绩或许能说明一切。

关键词五:工匠。“工匠精神”一词提出的虽晚,但在十多年前的北汽,工匠精神的基因已悄然形成,并浸润在自主品牌汽车的打造等各个方面。徐和谊在署名文章中,专门解读了北汽工匠精神的内涵,即坚韧、执着、专注、极致。徐和谊提出,要锻造出具有北汽集团特质的“北汽工匠精神”,让其得以世代传承,成为北汽百年基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撑。

关键词六:协作。团结协作,是北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10年前谋求集团化的北汽集团而言,协作精神重要;对于如今推动“两个转型”的北汽集团而言,协作精神同样重要。十多年来,北汽集团在旗下企业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队伍越来越壮大的情况下,能够持续成长,201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160名,与集团内部的团结协作分不开。

关键词七:包容。北汽集团的包容精神或许与地处北京有关,在用人方面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徐和谊深知,北汽要进入国内汽车集团的“第一阵营”,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不过,北汽集团包容精神的与众不同在于,对人才引进来还“留得住”。在北汽,不少当年引进的高管,现如今的位置更高、干劲更足。

关键词八:责任。责任北汽绝不是仅仅停留在造精品好车上,还包括三方面的行动:一是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从2013年开始,北汽集团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受到各界认可。2016年底,北汽集团荣获“第十一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企业奖”。二是参与公益活动。2010年,北汽推出以“太阳花”命名的公益品牌,展开一系列公益活动。比如出资设立北汽儿童大病专项爱心基金;与知名歌手韩红一起发起“韩红爱心北汽•太阳花 西藏家乡公益行”等。三是赞助体育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北汽集团所支持的北京排球运动多年来取得优异成绩;旗下北京奔驰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合作伙伴;北京现代是北京国际马拉松的合作伙伴;北汽新能源通过支持的扬州马拉松、通州马拉松倡导绿色出行;北京通航与体育总局国家航管中心和国家跳伞队达成战略合作;北汽集团还连续四届参加环青海湖国际电动车挑战赛,获得大量奖项。2017年初,与央视联合打造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社会反响热烈;2017年6月,与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联手打造的“北汽卫蓝奥林匹克公园夏季音乐季”备受追捧。

回到十几年前徐和谊提的那个竞争要素问题,如果今天再问一次老徐,答案或许是相同的。面向2020年乃至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北汽集团将打造什么样的“文化气质”?

这八个关键词,不仅仅是过去发展历程的结晶,即便在未来的竞争中,也能够成为制胜“杀手锏”。尤其是北汽正在着力打造的“北汽工匠精神”,将成为北汽百年基业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上一篇:热力释放,再掀高潮 2017泛珠夏季赛即将打响

下一篇:Dmax全能越野房车 梦之旅灵动自动挡房车全解析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