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一般是水和乙二醇基液的混合物。若该混合物停留在冷却系统内时间过长,在冷却管内部将会形成水垢和水锈,并阻塞冷却液管路,从而降低该系统的冷却性能。另外,冷却液的防锈与防冻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发动机冷却液必须定期更换,而且,更换冷却液时必须清除冷却系统内的水垢和其他累积物。
加注冷却液时,一定要排除冷却系统内的空气。若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内有气泡,发动机一发热,气泡膨胀,就会阻碍冷却液的正常循环;若气泡聚集在散热器内,将会影响热交换的进行,从而降低冷却系统的性能。因此,必须排出冷却系统内所有的空气。
排放冷却液之前,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及其状况。若液位过低,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渗漏现象。冷却液渗漏不仅会漏到发动机的外部,而且还会漏到发动机的内部。若冷却液(或储存冷却液的容器)很脏,内含褐色的油泥,则表明发动机机油渗漏到冷却系统内。若发动机机油呈乳白色,应该检查发动机机油。在任何上述一种情况下,均会引起严重故障。
冷却液必须从散热器和发动机排放(排放前打开膨胀水箱盖)。散热器的底部和发动机机体的侧面各有一个放水开关(或水堵、螺塞),车辆的品牌、款式等不同,具体位置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