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采访时表示,如果我国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电动汽车或许能够随时随地充电,从而彻底解决续航焦虑问题。
虽然人类早就意识到太阳能资源的重要作用,但受限于地面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以来太阳能都没有被合理充分的利用。
对于该计划,科学家设想在大约3.6万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并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将能够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该方式将能够避免太阳光线被大气减弱,以及季节、昼夜变化等诸多不利气象条件影响,99%的时间内可稳定接收太阳辐射,而且强度能达到是地面的6倍以上。
此外,庞之浩还特别强调,由于其没有地域特征限制,覆盖面积广,还可以向偏远地区、海岛和灾区供电,甚至能够实现灵活的向用于地面移动目标供电。
对于发电站的建造想似乎更加疯狂,由于工业级空间太阳能发电站重达上千吨,直接从地面发射运输似乎并不实际,专家建议先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造材料发射到太空,建立“太空工厂”,然后再利用3D打印技术将所需组件在太空打印出来,最后通过太空机器人组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