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奥迪与宝马之前,奔驰这个国产项目上档,倒也是让这些竞品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与奥迪e-tron不同的是,无论是宝马iX3、iNext,还是奔驰EQC,其都是在现有燃油车的基础上开发而来,尽管两个B字头的豪华制造商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无论是尺寸规格、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还是整体配置等级都有迹可循,那么EQC到底有什么本领会让汽车媒体们俯首称臣呢?

梅赛德斯早早的就在概念车上,为整个EQ系列都设计定了家族设计语言的基调,它并没有像Silver Arrow电动跑车那样尽显未来感,但是车辆的风格已经慢慢偏向于未来化。
从外观辨识度来看,梅赛德斯并没有因为插上了电,就把家族化的身份感给完全替换掉,车头仍旧拥有两个品牌标志来展示自己,一大一小的两颗三叉星强调着来自斯图加特的豪华品质。

大灯是EQC上值得赞扬的部分,鹰眼大灯已经彻底从EQ系列中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醒目的带状灯组,它不仅仅提供全LED光源设计,配合格栅周边的装饰面板,其无论是照明强度、视觉效果,还是集合式的丰富功能性,都将比燃油车更加强大,这也将会在造型方面,与强调个性的特斯拉Model X有得一拼。

它们与Model X、I-PACE都完全不同,不再以奔驰GLC级上的独立大孔状呈现,而是与保险杠上沿的装饰带融为一体,并以纵置条状的形式继续为制动系统提供冷却支持,而且这种融合式的连带处理,也比传统燃油车型拥有更强的导流、降阻功能。

由于纯电动车的转换,在非纯电动平台上开发的EQC需要更多地板空间来储存电池组,这使得EQC看上去比自己的燃油兄弟更加高耸,但这倒也是真事儿,因为车辆的车顶以及D柱处理,的确赋予了这台电动车更挺拔的姿态,它对于车辆空间承载力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这里还是从车辆的尺寸参数入手,4,761/1,884/1,624mm的三围就是一台标准中型SUV,除了宽度之外,它的参数都已经高于捷豹I-PACE,而对比改款奔驰GLC级,其有了+25/-6/+21mm的调整,实际的高度抬升,以及更加平直的车尾对于一台纯电动车来说,都是乘坐与储物空间的优化。

好在腿部前方的深度还是足够的,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长腿欧巴也能够获得充足的调整空间来寻找最佳乘坐位置与姿势,全真皮的座椅以及前方软质地的座椅靠背,都会帮助乘客提升乘坐的体感反馈。


任何制造商与量产车与特斯拉比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都能够说是自不量力,无论你是保时捷、奥迪,还是宝马、奔驰均是如此。
大部分设计和车载系统都继承新一代MBUX的EQC也没有多么特别的东西,但就像我们在奔驰S
级上看到的,一体化屏幕设计的确会令内部充斥更多科技氛围,平板式的两块液晶显示屏找到了最合理的布局方式,它不仅能够提供给驾驶人更好的仪表盘观察角度,同时,也能够让中控屏得到最完整的娱乐与信息展示。

要取代保时捷成新盾牌?奔驰电动国产在即,首份测试成绩出炉
至于说MBUX系统的操作反馈,它不仅提供了包括手机互联、多屏交互在内的大量可用功能,EQC的触控屏似乎也有了一些改善,在它的测试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其在触控操作响应速度方面比奔驰GLA级更快,而且与改款GLC级相同的物理按键布局与操作方式,则将会让梅赛德斯的死忠们快速上手。

动态驾驶反馈里,不得不说这次的梅赛德斯的确被捷豹拉开了差距,且不说I-PACE本身就是在纯电动平台上开发,而EQC则是燃油车转换而来,就是直接在驾驶测试中我们也会发现,它的转向操作比I-PACE沉了不少,而当车辆进行高速驾驶时,它的过弯技巧会变得难以掌握,不过好在它的各项动态操作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这将弥补一些灵活度上的不足。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EQC正式投入市场前,就已经被预料到,因为它的入门型号整备质量可是近2.5吨,而捷豹I-PACE仅为2.1吨,就连比EQC定位高了一级、尺寸大了一圈的Model X 90D都仅以2,391kg低于EQC,自重造成的驾驶灵活度问题在豪华领域中就显而易见了。


可惜的是,在充电方面奔驰EQ系列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需要至少40min时间才能够完成10%-80%能量充电,虽然在奥迪12分钟内完成快充的350kW充电技术,还要等到2020年才推出,可是现款e-tron已经能够在30min内实获得80%电量,这一点奔驰仍旧不是顶尖的技术流。

小申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