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新能源时代 > 返回

宁国宝: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线已逐渐明晰

发布日期:2017-01-05 18:41  作者:张宏利   浏览次数:6811

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新能源概念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政策在落地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了怎样的状态呢?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呢?在牛车网、汽车智能举办的第七期汽车智能沙龙——抢滩未来新能源上,电车人联合会会长宁国宝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汽车智能为您带来的演讲实录(内容已经过发言者确认):

宁国宝:大家好,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之前一些工作,谈一下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了,快到一个我们没有时间把这些信息及时汇总更新。总体上,新能源汽车发展回归理性,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明白,在整个大的博弈过程中,发展主线越来越明晰。
 

节能、环保、安全传统的三大发展主题没有变,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工业本身转型升级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新趋势,这个是或多或少看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包括我们沙龙的主题也提到智能化,智能化怎么变化?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汽车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不再是消费者所有的,刚才嘉宾也提到汽车共享的概念,而且在汽车安全上,为什么智能化提升得非常快?
 

在交通安全这一块,我们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连续10年全球最高,也决定我们在交通安全要发力。怎么发力?一方面是法规的落实,像最近在上海,过马路都要小心一点,因为在马路上发现有时候警察比行人还多,其实就是在整治,把法规落地;另一方面是如何通过技术产品本身,能够让整个交通系统再上一个台阶。通过交通安全、交通规范等,把大家出行效率提高。在北京、上海,汽车平均车速也就是十几公里每小时,这样的水平如何提升,是我们要做的。
 

新能源发展的三个十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准确的说第一波是从1991年开始,我一直给它归结为起步预演的10年。这10年我们培育了一批人,同时开发出功能型电动汽车。
 

真正发展是到2000年之后,十五、十一五期间,我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在一些新技术上也有突破,如燃料电池,我们摒弃了当时在国际上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技术方案,提出了现在被大家认可的燃料电池相对恒功率,而电池作为动态功率调节的方案。这是我们企业取得很大成果的十年。
 

这十年之后,也就决定2010年新能源汽车作为唯一的具体行业,列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去。现在大家所处的就是在产业培育的2011到2020年的阶段,我们走过5年,上到50万的台阶,还有大的台阶——2020年如何做到500万。
 

如何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让大市场充分释放开来。大家可以看到,在2009年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主要围绕城市公交展开。到2012年底的时候,示范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公交就占到了一半以上。当前,包括环卫、物流、出租等领域市场都全面启动。
 

政策体系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整个体系,大家都是在做充分的努力。政策的引导,全方面的推进,是非常的快。当然,我们说政策的推进也有它的缺陷,比如去年的某些车型,补贴的额度超过车辆的成本,然后导致车辆的畸形成长。
 

我们说政策本身,政府是希望把政策足够发挥作用,但是有时候政策本身的连贯性、科学性、系统性更重要。如果政策全部放开,那么有可能就会出现新的一轮无序的竞争状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怎么把政策制定得再合理一点,避免今天这样的情况出现,现有的补贴方案,哪怕是即将发布的新的补贴政策,还会有政策的空子可以钻,现在很多企业去研究政策做产品,产品不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国家补贴为导向去做。
 

新兴企业与新的变化
 

我们再看看新兴企业,像特斯拉、乐视。现在,大家一提就提到产业链的整合,产业链整合比如说希望把产业链的价值做起来,通过产业链的部署,增加公司的来源,变成上下游的企业。有很多企业也都在向上向下拓展,还有一些新生力量快速的进入。
 

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技术发展是最大的驱动因素,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可持续发展在整个汽车行业的推动方面,它的突出作用是越来越大。
 

新的一些变化也在出现,比如说在5年之前,基本上大家开始把燃料电池汽车的口子收紧,大家认为燃料电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向,在2011年之后,燃料电池汽车慢慢往下走,后来有一些新生的力量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面,燃料电池在2020年朝着产业化目标来做,十二五战略规划,燃料电池是作为技术突破来定的,到十三五规划里,到2020年希望以产业化的结构出现。
 

对应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我觉得比过去2到3年要明晰的多,大家知道要干什么,以什么样的节奏来做。
 

再有就是市场的变化,应该说纯电动汽车以后一定是小型的,就是说A0、A00,并不是全功能的汽车,并不是满足你通勤、出游或者远出等等这些事。这些车的市场在哪儿?短途、上下班的代步车,还有家庭第二辆车,以及共享租赁。基本上就一两个人的空间,而且纯电动在里程上相对小一点。
 

早期的电动汽车,到今天为止,国内开发没有几辆,如果纯电动或者说混合电力,电回收的效率非常非常低,因为对TSC,ESP等等这个稳定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实际上还是持续的评定过程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追求车的性能,看到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实现了电机行驶辅助等等。
 

大家经常在谈电动汽车,行驶里程要达到多少用户才可以接受,这个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实在细分市场,每一次的使用,它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细分市场找准,比如说租赁,或者说家庭用车,这个里程并不是需要特别高。四五十公里到一百公里足够了,所以续航里程并不是核心问题。而把车的节能、环保、安全做到位,比如说影响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电池,标准化,包括电池的着火燃烧的研究,很多的高校在做研究,也有一些相应的成就。
 

总结
 

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时间点,可能会是在2018年之后。现在大家看到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天卖了几万辆可能明天就不存在,有一些大的车企回归到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圈来,那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2018、2019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化元年,典型的标志是主流车厂回归,像上汽会推出新的品牌的汽车,还有外资品牌进入,再一个是大家逐渐的对市场有理性的思考。
 

汽车发展到今天,我一直认为就是对汽车的功能在重新定义,把汽车放到交通系统里来做,把汽车加传感器做好。但是现在因为是大的交通,移动节点,这个时候就应该系统来做,在系统中,原来我们做车是人车路闭环系统,未来是云点流三个方面。

上一篇:沪新能源汽车突破10万辆 跃居全球城市之冠

下一篇: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助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