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日益兴起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总是占据市场的头条,绿色出行的口号也迎来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大幅度减少,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新能源汽车报废后所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混动还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其体内都会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动力电池。相比于燃油汽车,动力电池可以说是一件耗材,因为它的使用寿命肯定比车身其他部件要短。
预计到了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12-17万吨的规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块20克重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那么,1块重以吨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会造成怎样的污染?
锂电池将会被广泛运用到电动汽车上,动力锂电池的一般使用寿命大概是20年,但是用于汽车,只能是3-5年就要报废,因为它的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80%以下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会明显减少,动力电池3-5年必须要更换,所以报废锂电池的数量只会与日俱增。
然而回收电池的技术路线相当复杂,首先要对废锂电池进行预处理,包括放电、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以及铁外壳可以回收。
然后再对电极材料进行碱浸出、酸浸出,多种程序之后然后再进行萃取。
这套复杂的程序以及高成本使得很多回收企业都望而却步,以致电池回收处理存在严重缺口。
毫无疑问,新能源发展利大于弊,但弊端确实致命的, 如果不制定有效的方案来回收利用,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你有思考过该怎样处理避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