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将在厄瓜多尔建设电动客车总装厂
比亚迪公司计划在厄瓜多尔建设一家电动客车总装厂,这是公司保持在该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的举措之一。根据与厄瓜多尔政府签订的备忘录,比亚迪将在该国西南的港口城市圭亚瓜尔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总装厂。满负荷生产后,该厂可年产电动客车和卡车300辆,公司没有明确该厂何时投产。
比亚迪在国内外的电动客车用户不断增长,去年电动客车的产销量达10000辆,较上年增长121%
上汽计划与宁德时代合资生产电动车用电池
上汽集团将与中国领先的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将组建两家合资企业。第一家投资20亿元,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子以及锂聚合物电池组件。第二家将投资3亿元,将电池组件总装成电池包。
电池组件合资企业中,上汽集团占49%的股份,宁德时代占51%的股份。电池总装合资企业中,上汽集团占股51%,宁德时代占股49%。汽车氪获悉商务部称,两家合资企业都处于反垄断审核中
车企加速一带一路沿线布局 为进军欧美探路
作为中国特大型汽车工业集团和中国最早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一汽)的海外本地化经营近日再结硕果,其在俄罗斯当地组装生产的首款车型——奔腾X80成功在莫斯科上市。这是中国一汽在俄罗斯上市的首款SUV车型,也是在俄罗斯实施组装生产的首款车型,首批87辆车即将通过俄罗斯10家经销商正式发售。
天津一汽发布全新规划自救:专注骏派 夏利退居二线
在经历了去年底的“停产”风波后,天津一汽终于发布全新规划,试图通过新车攻势挽救不断下滑的销售业绩,摘掉夏利“亏损王”的帽子。根据天津一汽抛出的“骏驰计划”:未来四年,将有三大平台10余款新车陆续推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天津一汽将集中资源专注骏派品牌,而曾经被称为国民车的“夏利”品牌则退居二线
通用汽车结束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共享电动车试验项目
通用汽车公司在上海开展的试验性电动汽车共享项目运行两年后,近日结束。
试验项目获得的数据将帮助通用汽车公司评估中国的共享汽车市场。这些信息可以为今后通用汽车的个人交通服务品牌Maven提供有效的后台数据这一项目运行地点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闵行校区。共提供16了辆雪佛兰EN-V 2.0电动概念车,提供专门用卡,用于打开车门、付费和发动汽车等。
中韩关系紧张,致使现代、起亚在华业绩继续下滑
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4月份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跌超过60%,由于政治关系紧张,两家公司的销量已经连续第二个月直线下滑。
现代汽车上月销量为35009辆,下滑64%。关联的起亚汽车上月轿车和卡车总销量16050辆,同比下滑68%。
汉腾斥资百亿元建二期工厂 产能-将翻倍
汉腾斥资100亿元在江西上饶建设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0万辆传统和新能源汽车年产能,有望于2018年投产。届时,汉腾汽车整体产能将实现翻倍,为新产品投放市场提供排产支撑。
小鹏汽车百亿级自建工厂落户广东肇庆 首批量产SUV年内小范围上市
“南派”新造车势力代表小鹏汽车在广东肇庆市举行了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发布仪式。小鹏汽车创始人、总裁夏珩告诉表示“该项目共分为三期,总规划用地3000亩,一、二期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规划年产能10万辆,将于2019年竣工投产。同时,小鹏汽车也开始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工作做好准备。
Waymo无人驾驶车队行驶里程超300万英里
Waymo昨天在Twitter上宣布,公司的无人驾驶车队已经在公共道路上行驶超过了300万英里。过去八年间,无人驾驶车队的行驶地点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到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和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无人驾驶车辆包括新型自驾小型货车到其雷克萨斯SUV以及微型类似于“Google Car”的汽车。
英伟达联合丰田开发可量产自动驾驶系统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将联合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开发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系统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投放市场。田将会在计划量产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中使用英伟达的NVIDIA DRIVE? PX人工智能汽车计算平台,而双方的工程师团队目前已经在开发适用于该平台的软件。它将有利于丰田的自动驾驶原型车对传感器采集的大容量数据进行更高效地处理,以应对不同的驾驶环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