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新能源时代 > 返回

新能源PK燃油车:都说是大势所趋,消费者为啥就不买账呢?

发布日期:2017-12-15 11:51  来源:网络  作者:阿伟   浏览次数:118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新能源也不例外,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爆发,但燃油汽车依然是中国市场的霸主。
 
新能源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应该深入研究市场上存在的实际困难,解决售价、驾驶乐趣等痛点,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与传统汽车才能形成横纹刀劈扭纹柴的局面。
传统燃油车
引人注目的新能源汽车
 
充电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多数人放弃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就是没地方充电或者充电不方便。当前充电设施建设“重城区,轻郊区”,小区建设充电桩难,个人安装私人充电桩更难,充电不方便让住在郊区的人不敢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不完善严重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这个大家都懂得起,不消多说。
新能源汽车主体是客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期客车是绝对的主体,可以说国家给的补贴70%以上都给了客车,各大车企为了国家补贴也是大力生产客车,比如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
市场反响
 
2016年新能源客车销售16万多,2017年却严重暴跌。这说明市场对新能源客车的需求已经很小了,如果仍然专注发展新能源客车,新能源汽车这条路基本上已经到头了。
 
不过从今年的发展来看,市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新能源私家车的发展已经崭露头角。
骗补: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大量企业以电池为载体,生产了大量低质量新能源汽车,自产自购,不上牌、不上路,通过空壳公司和其他手段,轻易便套取上亿元汽车补贴。车企为了骗取国家的补贴生产了很多不符合标准的车,这些车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就能轻易申领国家补贴。
有一个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相差近7万辆。这说明很多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并未进行公开销售和进入交通领域,只是作为用来骗补的工具。骗补现象不根治,发展就是无稽之谈。
 
买车: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汽车中低端品牌的销量占总销量的大头,新能源汽车在售前价格上就呈现出劣势,例如在重庆买一辆逸动纯电动补贴过后需要20万左右,而一辆汽油版的逸动只需要8万,12万的价差让这个层次的消费者如何接受?毕竟,老百姓是很现实的,掰着指姆算个账,12万的油钱足够跑几十年。
 
中国大市场培育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从世界汽车发展史来看,培育大市场很重要。美国大市场培育出美国车。欧洲大市场培育出欧系车。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这大趋势下呈现的问题需要这个市场慢慢消磨殆尽。中国的新能源车需要发展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培育强势产品,让各地做好新能源车的配套基础和使用环节的优惠,促进新能源车更快的发展,用规模优势化解补贴等的下降压力。

上一篇:洛杉矶车展上,唯一的中国品牌,这车十个人九个都没见过!

下一篇:全国有3亿辆汽车,充电桩却只有40万个,如何普及新能源汽车呢?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