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温度降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影响最大,近期的低温让很多新能源车主关注起了冬季行驶安全。除了和普通燃油汽车在雨雪天气需要注意的行车安全之外,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老司机还有几件事提醒你需要注意:
低温导致电池活性降低 充电时长和续航受影响
温度越来越低,很多新能源车友发现,外部低温与车内空调的使用,让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续航能力“严重缩水”。
不过,冬季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缩短属于正常现象,原因主要是: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活性降低,电池存放电量会随之下降,这是动力电池的正常特性。尤其是在没有装配电池加温装置的车型,在环境温度下降的时候,充电时长和续航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开新能源车上下班的朋友,如果是在公司给车充电,下班的时候一定留意一下充电的电量,以及续航里程。有条件的话尽量将车辆停放在温度较高的车库,或者采取一定的保暖防冻措施,例如用保暖篷布包覆等以增加电池活性,有效提升电池容量。
随着电池技术的升级,新能源车电池的性能得到了不断改善。从今年开始,比亚迪的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 100、唐 100、宋 DM 等)已经开始使用三元锂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型,在低温状态下的表现相比于大多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更加稳定。
清理充电枪积雪 防止车身与充电枪冻住
露天的充电桩,雨雪天充电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充电枪需要长时间连接在车上,在下雪天气充电,会使车身和充电枪上积上一层厚厚的雪。雪积压多了,融化之后再结冰,就会牢牢地将充电枪和车身冻在一起。
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卡锁几乎都是塑料制品,如果生拉硬拽就会损伤到价值上千元的充电枪,如果力度过大直接拽坏了车身上的充电口,会导致维修费飙升。所以雪天露天充电,我们可以把硬纸板放在充电枪上面做个遮挡,或者用干燥的毛巾缠绕充电枪与车身充电口的部分,防止其冻住。
密闭充电接口盖防止雪水腐蚀充电接口
虽然大部分新能源车的充电接口都是防水的,但雪迹和水渍比较多的情况下,难免使充电接口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在下雪天充电完毕之后,为了防止可能引发的短路或漏电隐患,以及充电接口内部金属生锈现象,应该用干毛巾或者纸巾简单擦拭,并且确认关好充电口的密封保护盖。
调高“动能回收”级别 确保雪后路面结冰打滑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普通汽车,行驶在路上都是靠轮胎产生摩擦力,因此雪后路面打滑对于两种车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下雪之后路面积雪,车辆行驶肯定会打滑。但新能源车独有一个优势,能更加保证我们雪后湿滑路面行驶的安全性,那就是“动能回收”。
新能源车独有的动能回收,会在车主抬起油门踏板之后进行动能回收。如果将能量回收调整到最大级别,那么放开油门时甚至感觉像轻踩刹车。雪天路滑,适时调高动能回收级别,可以确保雪后路面结冰打滑。
清洗融雪剂防止底盘电池被腐蚀
北方下雪,环卫部门为了防止大面积结冰,会播撒大量的融雪剂或粗盐,而融雪剂和粗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大部分新能源车来说,安置在底盘的电池组往往是最大受害者。尽管电池外包已经做了足够的防腐防锈措施,但是久而久之还是会有被锈穿的隐患,因此及时冲洗底盘也是非常必要的。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备无患。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冬季电池问题的防范尤为重要,建议车主行车前多按照以上老司机的建议,检查电池性能,保证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