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销连续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也逐步成为公众密切关注的新事物。价格是否实惠、使用是否方便、驾驶是否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1 电池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电池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电池性能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这方面,我国依旧与美国等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电池使用寿命过短、续航时间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大大抬高了电动汽车的保养与维护成本。
2 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
目前、我国车桩比只有3.5:1,在新能源汽车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并没有相对应的增长,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造成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
3 补贴减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随着市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逐年减少,享受补贴的车辆标准逐年提高。政府希望由市场力量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政策转变并不会影响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并没有改变,汽车企业的信心也没有减退,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依然满怀期待。
4 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如何
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除了在节能环保、消除雾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两个角度来看,也很重要。
一方面,相较于西方工业大国,我国燃油汽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始终追赶不上西方的步伐,因此,要想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电动汽车会是一个的契机。如今,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大。
另一方面,传统燃油汽车对石油的消耗量很大,而我国历来少油多煤,对外依存度很大,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家。一旦进口出现问题,就会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