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大众汽车“尾气门”事件迄今已两月有余,表面上看,这则“丑闻”似乎已在高度发酵之后回归了暂时的风平浪静。但对于“始作俑者”原奥迪CEO施泰德而言,牢狱里的日子却备受煎熬。
两个月前,施泰德曾因涉嫌试图篡改奥迪及其母公司大众集团柴油排放作弊丑闻的证据被捕。奥迪方面对此事高度重视并持续跟进,近日据外媒透露,奥迪高管就“施泰德被捕”一案向慕尼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释放施泰德,但被无情驳回。
法庭在一份声明中给出的理由是,施泰德仍处于怀疑中,尽管他对操纵软件的操作知情,但还允许继续使用并出售受影响的奥迪柴油车型。从法院近乎笃定的口吻来判断,施泰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在监狱服役,回归一事遥遥无期。
施泰德作为奥迪前CEO和大众集团的核心高管,“逮捕丑闻”无疑对集团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奥迪方面坚持为施泰德“讨说法”,但在实锤面前似乎很难力挽狂澜,而大众集团则对“施泰德风波”做出了持续紧急备案。
全球老大同步换帅,施泰德“效应”立现
“逮捕很难理解,我知道施泰德是一位解决问题的人”,尽管迪斯曾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有过几分辩解。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施泰德虽未完全卸任,但或许即将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别过,大众方面也正积极寻求下一位靠谱的继任者。
此前,奥迪股份公司监事会在事发之初便及时换帅,调任斯科特暂时担任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一职。当时为稳住军心,这位“救火队长”一上任便紧锣密鼓布局奥迪集团的相关事宜。
从一封承诺“持续在你们身边”的致全体员工“家书”,到坚定不移推进奥迪与中国方面上汽集团的合作,斯科特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成为下一任CEO。
但从奥迪方面最近的动作来看,斯科特似乎正面临另一位“大腕”的有力竞争。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众集团已任命宝马采购总监马库斯•杜斯曼于2019年1月1日接掌奥迪。而宝马方面也在早先表示,监事会主席将解除杜斯曼作为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管理委员会的合同。
虽然目前奥迪官方还未发布正式声明,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斯科特“看守CEO”的义务或将到期,杜斯曼将成为真正的“东宫主位”。
随着杜斯曼的“上任”,大众集团势必会对管理层进行自上而下的新一轮“洗牌”,尤其要将那些曾处“尾气丑闻”中心的管理层彻底“洗掉”。这不仅波及到大众总部,作为大众集团主要利润来源之一的中国市场,也早已“火线换帅”。
8月1日,奥迪官方宣布:欧阳谦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接替魏永新出任奥迪中国总经理,并于8月1日起参与奥迪中国的管理工作。
据了解,欧阳谦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经验方面极其丰富,在其任职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期间,上汽大众斯柯达的销量持续增长。
对此,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财务和信息技术董事亚历山大·赛茨表示:“欧阳谦拥有多年专业的销售经验,同时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他将是继续推动奥迪在华成功发展最合适的人选。”
从欧洲到中国,全球老大的同步更迭无不表明大众集团对“施泰德风波”的重视。事实上,“尾气门”时间对于大众集团的负面影响从未彻底消散。
就目前看来,奥迪已容不得任何意外发生,因为奥迪于大众而言是最重要的盈利品牌,“换帅”一事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做出的重要决策。
“尾气门”阴影未散,奥迪重压之下表现回暖
施泰德离开奥迪已经将近60天,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大众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负压前行。好在,从销量数据来看,施泰德事件并未对奥迪品牌造成大范围影响。
最近的7月份销量数据显示,奥迪在全球范围内交付量达到165,350台,同比增长7%;截至7月底,奥迪全球销量同比增长约4.8%,累计约达到1,114,650台。
从三大核心市场数据来看,7月份奥迪在欧洲、美国与中国市场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受德国销量大幅上涨带动,同比增长达14.3%,最终销量为79,250台;美国市场7月交付13,510台,同比增长5.5%,中国市场7月销量则为53,191台,同比微增3.8%。
而从2018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佳,以35,761辆的数据收获了同比17.6%的两位数增长。其中,7月份中国市场回温成为奥迪整体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中国市场仍然是奥迪在全球市场中的最大单一市场,
对于奥迪在全球市场7月份的表现,暂任奥迪CEO斯科特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奥迪产品反响十分积极。而未来几个月,品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车型调整计划以及全球轻型车测试规程的引入将使奥迪面临挑战。”
从斯科特的话中不难看出,奥迪将从2018年起大范围引入新车型,这或许会使其逐渐淡化负面舆论,从而赢得市场更多青睐。而在中国市场方面,产品的更新换代尤为明显,主要投放的车型领域也是在中国市场极具前景的SUV车型。
从7月初开始,全新一代奥迪Q5L首先在中国市场上市,为奥迪7月销量上升贡献了新的力量。据了解,奥迪Q2L预计也将于下半年上市。
在Q5L之后,全新奥迪Q3紧随其后发布官图,对于奥迪来说,Q3车型是总体销量中担任“挑大梁“的角色,预计将于明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同样将于明年登陆中国市场的大型SUV奥迪Q8也将成为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并进一步巩固奥迪的市场地位。
随着未来奥迪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可以看出奥迪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对其内部管理层决策以及运行效率的提升。而大众集团在近两月频频的大动作也无不表明在“施泰德风波”中奋力脱身。
此前,迪斯集团CEO曾表态称,“施泰德的离开并不会对奥迪的发展立即产生影响,即便是会产生一定困难,我们也会克服这一点。”就眼下看来,迪斯当初的笃定似乎正一步一步被印证。
至于究竟何时奥迪能彻底洗尽铅华,走出施泰德密布的阴影,恐怕还需在将来的日子里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