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中国 综合新闻 如何解决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充电担忧”和“里程焦虑”问题?记者昨(26)日从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获悉,《泸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规划》)出炉,我市将在泸渝高速公路、成自泸高速公路、纳黔高速公路上的9对服务区建设18个充电站。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市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审查,并于1月25日进入公示阶段,公示期1个月。
《规划》显示,我市将建设城际互联充电站、城内公交充电站和城内公共充电站。在9对服务区建设18个充电站就是建设城际互联充电站的主要内容,其中每个充电站将设8台充电桩,充电桩功率60KW,为单枪模式。城内公交车充电站建设将随公交车投放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按照国内公交车充电站建设中等水平进行建设,每个充电站设20台充电桩,充电桩功率60KW,为单枪模式。
据悉,泸州城内公共充电站建设将与城际互联充电站结合,二者充电能力互补,每个充电站设20台充电桩,充电桩功率60KW,为双枪或四枪模式。我市充电站选点布局考虑“面上布点”和均衡布局要求,即在满足服务半径的基础上尽量实现低密度,大面积覆盖城市建成区和拟建区域。根据《规划》,今年,泸州各类型社会运营的集中式充电站将达13座;2020年将达31座;2030年将达77座。
据泸州新闻网记者了解,此次《规划》的范围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区域的公共交通首末站、公共交通枢纽站、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适合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区域,目的就是把泸州建成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根据《泸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至今年,全市要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组织体系,在公交、出租、专用、私人用车等领域推广应用5000余辆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