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成都的宽窄巷子、339电影城、水井坊等地标涌现出一类“泛蓝”的汽车和一群城市体验者。虎哥了解到,那是盼达用车继重庆、杭州之后,来成都布点了。新能源汽车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车企的积极推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131.3%,销售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128.0%。在继4月份产销量同步超过3万辆后,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在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异军突起,车企对该新兴产业的热情也越发高涨,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模式。
瞄准行业势头,车企争相发力分时租赁领域。
盼达是重庆力帆控股集团推出的国内首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分时租赁服务平台,是力帆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盼达此前已经在重庆、杭州两地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在重庆,盼达投入超过800辆新能源车,全城覆盖70余站点,车辆日均使用超过了7小时。
盼达用车成都布点,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风口渐起。
在重庆、杭州受到热烈追捧后,盼达第三站来到了成都。作为一家出色的脱胎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公司,盼达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制造业向服务端转型进行了有利的摸索。
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布局分时租赁领域不在少数。2014年5月,知豆电动汽车成为意大利比萨机场的分时租赁车,开创了国内首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参与国外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先河。 2015年2月,奇瑞汽车、易到用车和博泰集团三家企业宣布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易奇泰行”,启动互联网智能共享汽车计划,旨在打造全球第一款真正能够称之为“为共享而生”的智能互联纯电动汽车。此外,吉利控股集团与康迪科技集团开展杭州“微公交”合作——纯电动车分时租赁业务;飞驰镁物与苏打科技(Soda)联合打造的soda汽车已与去年圣诞节登录成都。
分时租赁难在哪?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相对于传统租车行业,具有的方便、快捷、灵活、省时省事等优点。但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布局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需要看到,这个领域是有瓶颈的,并不容易。
第一,点位少,布点难,便捷度打折。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采用“就近取还”原则,用户可以在最近的A网点“租”一辆电动车,到另一目的地B网点“还”,实现异地存取。由于网点限制,现有的新能源分时租赁车依然只能将出行服务限制在网点与网点之间,要求用户定点取车,定点还车,无法体现真正的自由便捷出行特色。
第二,成本投入大。对于充电桩租赁运营企业而言,电动汽车租赁无论是车辆的购置、网点的搭建、电动汽车充电杆配备、人工成本、场地租金、车辆成本等都需要不小的投入。
第三,动力电池续航里程仍是大问题。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始终不能很好解决,对于需要长途用车的人而言存在焦虑。
同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作为一项重资产投资行业,大部分资金用来对车辆的购置以及缴纳汽车保险,企业的资金运转也是不小的压力。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运营企业均未达到盈利,行业人士预测,最快也要3年才能实现盈利。
虎哥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的难题,但依然有广阔的前景。当分时租赁能做到“小时起租、下楼就能租、随时随地还车”,分时租赁的未来就会像如今的打车平台一样。关于盈利能力,虎哥认为,多数的传统车企并不差钱,布局才是第一。对于部分没有传统产业做支撑的分时租赁运营公司,可以与旅游地产等其它行业结合,通过高黏性用户的连接入口为汽车保险等获取增值服务,最终达到共同盈利。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在积极探索。
分时租赁,盼达怎么破局?
看点一:“互联网+车联网+用车服务”打造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
就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少、布点难的问题,盼达成都负责人告诉虎哥,他们将利用“互联网+车联网+用车服务”打造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机构用车、场景专车、以及汽车金融服务等相结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用车需求。
盼达分时租赁应用场景为园区、社区、商圈、学区、政务、景区、六大应用场景。计划至2020年,实现30万辆的租赁规模。在重庆,盼达投入超过800辆新能源车,用户好评率超过85%,客户下单到取车平均用时不超过5min。在成都,目前已有400辆车进入市场,后续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市场累计投放1000辆汽车,站点也将随着业务的推进逐步完善覆盖成都主要人流聚集区域。
看点二:利用能源站建设,消除用户“里程忧虑”和“电池恐惧”
关于续航问题,盼达负责人表示,力帆将打造以车联网和物联网为纽带的力帆新能源站和换电模式,利用巨大的储能机制移峰填谷,消除用户的“里程忧虑”和“电池恐惧”,能源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华中等主要城市。预计2016年建设13座能源站,2020年建设500座能源站。
看点三:有力帆智蓝战略iBlue 1.0做保障,盼达啥都不缺
力帆倾力打造的新能源智蓝战略iBlue 1.0涵盖深蓝战略、新蓝产品、泛蓝生活、蔚蓝金融四大板块,全方位解析力帆新能源的产品、运营、服务发展方向,构建物联网+、智能汽车、能源互联网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智蓝战略iBlue 1.0把人、车、道路、能源互联互通,让消费者更经济便捷地使用智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盼达不是单一的一条线,是力帆集团战略布局的一环,在资源、资金各方面,都有力帆的大力支持。
看点四:性能目标有竞争力
盼达负责人告诉虎哥,盼达有个8.2.3性能目标,即,平均8度电行驶100公里,综合油耗小于2L/100km,换电时间小于3min。同时,全程APP自主约车,省去了传统租车的各种繁琐手续,用户可在指定地点实现远程预定、就近取车、手机解锁、随时还车和移动支付等服务。
个人租赁用车采用分时计费模式的新能源汽车租赁,提高用车效率,节省用车费用,价格透明;24小时全天候提供用车出行方案,拒绝繁琐的租车流程,无人值守,随借随还;除租赁费外,分时租用期间无保险费、无油费、无路桥费、无任何附加费用;采用全新技术的绿色新能源电动汽车,实现零污染;最重要的是,3分钟完成换电进行能源补充,无需长时间等待。
同时,盼达解决了多数租车公司后台运营问题,能够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运行状态、车辆异常状态预警等,实现对车辆信息实时把控;订单详情即时监控,保证每一个订单井井有条,并对违章处理有迹可循;针对车辆进行站点分配、上下线管理、状态管理等,做到对车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及时针对异常车辆进行限速操作,并可远程控制车门开关,确保车辆安全;用户认证信息管理,审查用户身份证信息和驾驶证信息,保证车辆安全和用户信息精准匹配。
当前的政策环境不错,无论从官方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对于分时租赁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租赁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种模式,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红利。
2015年7月出炉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该方案,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2016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还将逐年提高。《方案》的发布目的是发挥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的带头表率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案》的发布对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无疑是利好的。
当前成都的分时租赁市场也处于发展阶段,不过受限于站点的问题,使用率还有待提升。但是,这毕竟是一个风口,市场培育成熟过后会改变大家的出行方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