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网世界!

微信 | 微博 车网中国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车头条 > 汽车新闻 > 返回

狄薇斯:中欧汽车产业,迈向下一个共赢发展的50年

发布日期:2025-07-12 11:07  来源:会议  作者:方方   浏览次数:516

车网世界报道: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狄薇斯(Sigrid de Vries)以视频形式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狄薇斯_调整大小.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出席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


首先,我要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特别是付炳锋秘书长的盛情邀请表示诚挚的感谢,非常遗憾不能亲临现场,参加这场重要且鼓舞人心的活动。


本次大会举办的时间极具重大意义,2025年我们迎来了欧盟与中国建交50周年。在这50年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汽车产业已成为我们经济纽带的基石。50年前,欧洲共同体与中国的年贸易额约为每年20亿欧,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每年20亿欧元,这一惊人的跨越有力地印证了我们的伙伴关系已变得多么深厚且充满活力。


而这种发展在汽车产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技术、贸易到合资企业再到专业知识共享,欧中双方共同塑造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不仅回望过去的成功,更展望未来50年合作所能带来的机遇。


简而言之,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正迅速向电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出行转型,重构供应链,重塑产业生态,并重新构想汽车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这些变革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欧中深化合作开辟了机遇。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代表着16家领先车企,成员不仅包括知名欧洲企业,还涵盖总部位于美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全球企业,它们均在欧洲拥有坚实的产业根基,并致力于可持续的创新出行。


我们协会总部位于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欧盟各国政府及政策制定者保持紧密合作。同时,我们的业务遍及全球,深耕中国市场已逾20年。2004年,我们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如今由张硕先生领导。自成立以来,该代表处已成为连接中国汽车生态系统与国际制造商的可靠桥梁。


多年来,我们与中国重要的政府部门及行业机构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这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


这些重要的伙伴关系,是技术协调与法规合作的基础,通过这些合作,ACEA既支持国际车企融入中国市场,也帮助中国产业界和主管部门更好地对接全球企业及欧洲监管框架。这种双向桥梁至关重要,我们也为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而感到自豪。


我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工作的实例。


2009年,欧盟与中国建立了政府间工业对话机制,此后ACEA作为汽车工业组的支持机构,配合欧盟委员会工业总司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交流。双方在这个平台上就重点话题,例如燃料经济性、电动汽车、车辆安全等开展了持续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如今,我们正积极呼吁全面重启这一工作组,我们认为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2016年,我们协助促成中国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与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达成正式协议,这为双方就排放法规的技术交流奠定了基础。2019年,我们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与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建立聚焦自动驾驶汽车型式核准的合作机制。这些案例证明,务实合作有助于推动中欧双边监管的有效协调与统一。


去年,中欧启动了数据跨境流动交流机制,ACEA很荣幸能以汽车行业代表参与其中,致力于确保数据治理框架既能促进创新,保护用户,又能培育公平竞争环境。


这些例子都表明,合作并非空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但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为什么?因为中欧在经济、技术和战略层面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让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24年汽车产量超3100万辆,欧盟同期产量约为1140万辆,两者合计占全球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这样的规模既意味着责任,同时也意味着机遇。


我们还拥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双方产业都在大力投资电动化、低碳制造、电池创新和智能汽车系统,在国际局势快速变化的局势下,我们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专注于保持核心竞争力。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双方在实现这些目标时各有优势,欧洲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监管框架,以及在汽车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则具备庞大的规模,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以及在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的惊人速度。


在我看来,这些差异并非障碍,而是互补的机遇。但我们也必须正视现实,当前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供应链紧张、监管差异和竞争加剧都是当下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对话,不要减少交流,更多开放透明,不要保护主义,更多桥梁,不要壁垒。因此,ACEA正推动双方在技术法规合作分享先进经验,以及为中欧市场准入和数据交换提供便利等方面做出新努力。未来的道路并非“脱钩”,而是战略协作。


最后,我想分享几点思考。未来出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它将由全球发展趋势、本土现实情况,和我们当下难以完全预测的技术突破共同塑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欧洲和中国将继续在这一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让我们携手合作,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来成功的条件。


我们在良性的竞争与创新的领域竞争,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互联互通的领域展开合作,因此这些挑战需要共同的解决方案。ACEA将继续推进中欧汽车行业的伙伴关系,我们期待下一个50年的砥砺前行。

上一篇:尹同跃:创新提质开新局,协同聚力谋发展

下一篇:杨嵩:智启新程 共赴星河征途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隐私政策 车网历程

Copyright©2004-2030 车网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347号-1 技术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