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自驾游中最危险的因素,其实也来自于驾驶者本身
安全六大因素
1.住:最好住规模较大的酒店。游玩一天,保证休息很重要,大酒店的服务更规范。
2.吃:吃饭最好找那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店、老字号,在那里能品尝到地道的当地风味。逛一逛当地的农贸市场,不仅能买到实惠东西,而且会加深你对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民貌的了解。
3.衣:衣服没必要带很多,但必须要齐全,各有特点――春夏秋冬的衣物都要多带两件,一来是为应对气候变化,二来是为了便于拍照。
4.行:多走国道。首先国道建设得好,其次走国道会遇到一些较有特色的乡镇,路边还有各种特色的商品。
5.加油:随时查看车辆的变化,随时掌握油量的损耗,始终保持三分之一油箱的油。南方部分高速公路休息区里只有餐厅,没有加油站;一些小加油站还常出现没油的情况。
6.安全:司机每次连续开车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最高车速要比平时出行的车速慢⒛~30千米,这样比较安全,也便于家人观看风景。
恶劣天气的安全行车技巧
驾车游玩的途中,有可能遇到天气突变的情况,尤其在山水风景区,像早上起大雾或突如其来的雷雨天气等情况时有发生,遇上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
1.风沙天气: 风沙天气中,小型车要特别注意大型货车行驶中产生的侧向风,司机可以小幅度地打方向盘,修正车的前进方向,千万不能大幅度回轮。
2.大雾天气: 起雾时尽量在普通公路上低速行驶,待浓雾散去后,再上高速公路行驶。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浓雾突然来临,应该立即将车驶向最近的服务区或停车场暂避,或把车驶向路肩或紧急停车带停下,开启车宽灯、尾灯、后防雾灯、危险警示灯。行车要点是在于缓慢起步,切忌突然加速、制动或猛打方向盘。制动时尽量用点刹,不要一脚踩死。还应及时除雾,可使用空调的除雾挡快速除雾或将车窗打开一条缝。
3.雪后行车: 雪后驾车起步不宜过猛。在雪地平路要连续点刹,下坡路要坐挡(快速退低挡),上坡路最好不要停,以防不能起步。正常行使可以适当拖挡(低速高挡),增加轮胎抓地力。控制车速,特别是转弯或下坡时必须将车速控制在能随时停车的范围内,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根据地形、车速、装载等情况,与前车拉开距离。尽量避免超车,若情况特殊非超车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的路段。需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尽量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转猛回,以防侧滑横甩。
5.雨天行车:下雨天见到积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是一般人的习惯做法。实际上水深15厘米左右不会对汽车有任何影响。只是不要加大油门冲水,以免引起制动和电气件进水;亦需控制车速,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路面状况不是很好叉有积水之处,否则车辆很容易打飘,导致意外发生。还要注意的是,当车辆过完水后,制动系统可能会暂时减弱,刹车的时候距离要加长,因此雨天驾车最好保持更长的安全距离。
6.遭遇打雷 :在遭遇雷鸣电闪时,不要急急忙忙地下车找地方躲避。因为如果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在汽车内部丝毫感受不到,反而安全。因此打雷时要做的就是将车窗全部关紧,收音机的天线一定要收起来,因为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
牢记两项
1 预防抛锚:许多有车族会开车却不会修车,一旦车子中途抛锚就束手无策。很多抛锚情况是由于小事故引起的爆胎、亏电、排气管迸水、线路接头松动等,都不足以影响汽车的机械性能,稍加指点,就可自己动手辑决。因此出车前先仔细检查车况,一旦抛锚,要认真查找分析原因.自己也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2 事故处理:行车上路,坚持礼让为先、安全第一的厚烈:但如果真的遇上交通事故,首先要保持冷静,其次要迅速采取有效措蓖?要冷静地做好善后处理。了解一些处理交通事故及伤亡救护措施的知识?掌逼一些善后处理的经验技巧,做到有备无患。
1.注意轮胎的保养:平时要经常检查轮胎是否有扎伤、划伤.是否有因断线造成的凸起。在汽车被吊起的时候(如检查底盘和换机沽)立该硕便查看轮胎内侧是否存在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修理厂或4S店咨询.按照要求调换轮胎。
2.及时更换轮胎:轮胎到一定里程要视行驶路面和磨损状况而确定是否更换。一般来讲,城市道路时间可以长一些,若经常上高速或行驶路面较差,就要视磨损程度及时更换。
3.经常检查胎压: 每隔一个月要测量胎压,随时补充。上高速前更要检查胎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防止轮胎温度过高: 高速路上,尽量不要持续太长时间跑高速,可适当在休息区停车,使轮胎降温,夏天尤其如此。
6.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尽量防止急起步、急刹车和快速拐弯,这些动作都会加剧轮胎磨损和增加瞬间压力。不要碾压路面上的坚硬物,控制车速。随时关注轮胎,及时检查和保养,养成好的驾驶习惯是有利无害的。一旦爆胎发生,切不可紧急刹车,要握住方向盘,慢慢把车速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