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业内的说法,出厂后三个月还没被销售出去的车可称之为库存车。因为国家管理法关于这一块的规定还比较模糊,而且它的外形和新车基本一致,很多4S店还是会继续正常销售,只有少数的良心企业才会对库存车进行保养清洁。
“长年停驶最伤车”,这个是养车的常识。长期放在仓库里的新车,电瓶在放电,油液在老化,轮胎固定于地面接触也会失圆,如果停放条件比较恶劣的话,还会影响车身整体的密封性以及电器元件受损。那么,库存车该怎样去鉴别?今天会长就教你们几招。
查看生产日期和车架号
每辆车都有个“出生证明”,即铭牌上的车架号和生产日期。提车时必须核对车架号和合格证上的编码,确保一致。另外,铭牌上的生产日期是判断库存车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您的提车时间不能和汽车出厂时间相差得太远,正常情况下是三个月以内。
检查里程表
新车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移动,因此,当你发现新车的里程数为零时,证明这辆车很有可能调过表。一般情况下,新车里程数在10-30公里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当然,数字在正常范围也不能排除是4S店员工手动调回的。
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最好还是要检查一下车辆的这几个位置。首先是排气管内壁,伸手进去摸一下,假如有一层黑灰,那证明这台车的里程数不低;其次是摸摸发动机舱,一般新车的发动机舱都是一尘不染的,如果能摸到灰,那这台车也很有可能是存放了很久,不过也要看存放环境是否多尘,再下定论。
检查轮胎和漆面
新车的轮胎都会有胎毛,当行驶里程超过50公里时,这些胎毛就会变得参差不齐甚至完全磨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胎毛的磨损程度,来判断它的实际里程数和公里表是否相符。
漆面放久了之后,很容易起氧化层,提车时我们可以用手去摸摸漆面,假如手感特别粗糙,那这台车的存放时间不会很短,又或者是经常停在雨水和灰尘多的地方。
检查底盘和机油尺
检查汽车的底盘,看他是否干净,如果上面粘的泥土比较多,那证明它存放和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再检查一下机油尺,新鲜的机油都是比较黄而且很通透的,如果有变黑色,那证明这台车的行驶路程一定很长,甚至有可能是试驾车。
写在最后
上面几个鉴别方法实践起来都比较简单,而且也很容易判断出结果。如果这几个部位都正常,那证明这台车的车况没问题,即使库存超过三个月,那4S店肯定也对它做过非常全面的保养和维护。提车时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向经销商反馈,要不然提回来再想解决问题,那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