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从驾校毕业后,马上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不会开车或者是不敢开车。我们都知道,驾校教练都是根据各个考试科目来安排训练内容的。涉及到实际操作车辆的科目分别是场地训练(科二)和实际道路驾驶(科三)。试想,要让学员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实际驾驶的技巧那是不可能的。教练更多培养的是学员应试的能力,帮助学员顺利拿证即完成目标。再就是有的技巧或习惯只适用于考试,在实际开车过程中,新手一定要明白并纠正过来。
一、单离合起步,不带油门
无论是教练车,还是考试车,比家里面开的车怠速都要高。一般教练教的就是,踩离合到底,挂一档,然后轻轻松离合,当发现汽车抖动,找到半联动状态,然后再慢慢松,汽车就动起来了。无论科二和科三,教练都在强调离合,只要离合器抬得好就能完成起步动作。
其实这会给学员一种错觉,开车后还是按照习惯单离合起步,但很快他就会发现这样起步很容易把车憋熄火了。特别是在等红绿灯,新手起步熄火太正常了。实际上,驾校的车和自家车的怠速调校不同,起步的时候不妨带一点油门,油门和离合配合者起步。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科二离合器为王,到了科目三很多学员还是改变不了错觉,觉得离合器是万能,油门是很“吓人”。再加上科三训练时间短,学员能用到油门的机会很少。所以实际开车,新手往往会忽略了油门的作用或者是不敢踩油门。
二、先踩离合再刹车
我们在学车的时候,如果需要制动汽车,教练会教学生,先踩离合,再刹车。这是因为学车时,车速较低,如果是直接踩刹车,很容易导致熄火。教练为了避免让学员在考试中熄火导致失败,教的都是这种方法,到了实际开车学员还是采用先踩离合再刹车。
可这种操作方法在实际开车时候非常危险,因为当不踩离合器的时候,刹车中,发动机会有一个反制动作用,有利于刹车。但如果踩下离合器再刹车,所有的力量就集中到了刹车盘上,如果是碰到雨雪天气要制动,这种操作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学员们一定要记住了,先刹车减速,再踩离合才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