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加速2.39秒、3.2米轴距、电机1050匹马力、700公里续航里程的电池、车内屏幕最大尺寸达到27寸……这些仅仅只是之前美国媒体曝光的FF部分参数。
这家在全球互联网智能电动车行业本已经傲视群雄,并被媒体称为“特斯拉杀手”的创业型公司FF今年却因创始人贾跃亭在中国的债务危机而影响了推进速度,而上周,一则关于“法拉第未来”(下称FF)的新闻让人们震惊——据媒体报道:“贾跃亭已经通过律师团队与来自香港投资机构签署了FF的A轮融资协议,获得一笔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这个从20家投资机构中脱颖而出的神秘投资人,已经从香港派出团队赴美尽调,并已经支付了3000万美元诚意金。” 在不少媒体已经给FF下了死亡判决书的舆论环境下,这条新闻着实爆炸且充满悬念。
截至作者发稿时,FF官方的回应仍是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首款产品FF91的量产工作。并未透露此次A轮融资是否真的已经成功。不管消息真假,FF内部员工已经对外透露,公司之前曾经停滞的各项业务再起启动了。即将拉开的汽车产业大革命序幕,正如同破晓前的黎明般孕育着顽强的生命,而充满争议的贾跃亭和他创办的Faraday Future究竟是否还有未来?恐怕也到了要揭晓答案的时候。
FF踩在了产业变革的节点上
据悉, FF作为一家诞生于美国的智能互联网出行生态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经预判汽车产业电动化革命,做了全球第一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公司,开创了行业变局,其投入巨资研发的首款量产车型FF91已经在今年初的CES展上独领风骚。
汽车行业人士分析:正是由于FF的诞生,给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打了一针强心剂,Lucid、蔚来汽车NIO、Karma Fisker等众多电动车企业紧随其后,雨后春笋般登场。以FF的跟随者蔚来汽车 NIO为例,其创始人李斌在过去十年通过互联网化,革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命,蔚来汽车这一年来的市场动作也可圈可点,不过还是有不少业界专家对其融资进度表示担忧,首款产品还没下线就早早完成了D轮融资,可见其对资本的饥渴,势必导致企业战略在股权稀释后被资本牵着鼻子走,这一点从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ES85给人们的中庸印象,就可以看出端倪。
据媒体报道,贾跃亭为了坚持FF的产品颠覆理念,面对投资机构追捧保持克制,并从数十家家竞投的机构中挑选了一家锁定A轮10亿美金融资,不仅为深陷漩涡的FF吹响了绝地反击的号角,同时也令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制造商看到一个坚持自己、不屈不挠的颠覆者形象。
作为一个驱动人类文明的万亿级产业,汽车产业格局这几个月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深刻解构,先是沃尔沃在7月宣布2019年停止生产传统燃油车,产品全面电动化。紧接着英、法、德政府宣布了禁售燃油车产品的时间表,随后宝马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高调向电气化转身,宣布2025年前投放25款纯电动车;奔驰、奥迪等传统汽车巨头也紧随其后宣布向电动化智能化全面转身。对于投资界而言,这种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重构,将孕育着怎样的投资空间不言而喻。
据统计,当今全球只有53家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的公司,也正是来自9个国家的这53家公司实际驱动着全球的商业运转。数据显示,有10家汽车公司长年占据着这份公司名单的重要位置,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之外,其他所有的主流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揽了这个榜单。换句话说,想要革汽车产业的命,如果不是个“超级独角兽”,还真不够资格和资本对话。
然而,这些传统汽车巨无霸们对于汹涌而来的产业革命,做好准备了吗?答案是令人担忧的。作为世界汽车销量冠军常客的大众汽车近十年来一直将战略发展方向紧紧的盯在柴油车和提高燃油效能的技术上,而去年爆出的柴油车油耗数据造假丑闻彻底将大众汽车打回原形,面对兵临城下的新车企逼宫,大众汽车上千万辆的年销售市场恐怕已经被其他造车新势力写在了自己的KPI里;曾经不可一世的通用汽车作为最早研发电动技术的车企却“起了大早赶个晚集”,不仅放弃了电动化方向,还被本土的特斯拉弯道超车,黯然失色;宝马汽车早在十年前就实现氢动力车型的产品化,但是商业化成本迟迟高举不下导致宝马氢动力战略也只能是个空中楼阁。
宝马首款氢动力车型
而反观贾跃亭创办FF的当初的战略规划和成长轨迹,却反映了另一种趋势——似乎完全预判并踩在了产业变革的节点上。如果本次FF融资为真,也代表了汽车产业发展这一趋势的必然。
FF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今年以来,一直被外媒冠以“特斯拉杀手”的FF陷入资金短缺,高管离职等种种危机,在很多媒体眼中都把FF“判了死刑”。本轮融资成功的传闻让外界对FF重新有了期待和想象。
颠覆者也许注定是孤独的,难以被人理解的。如果说如今被汽车产业格局和环境政策的变化应证了贾跃亭三年前的梦想,肯定有人说我们事后诸葛亮。那资本界对于贾跃亭和FF的这次力挺就显得相当务实。毕竟这是一个即将诞生巨无霸企业的历史当口,而资本追逐的是最大利益。毫无疑问,如饥似渴的资本必将在这一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推波助澜,人们也似乎看到了贾跃亭和FF站在风口浪尖,那悄悄扬起的帆。
从另一个角度讲,智能科技和分享经济已经把消费市场改头换面,苹果的神话也正在进入尾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体验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口味和需求,成为爆款主导世界呢?资本界的眼光一定更加挑剔,根据腾讯财经的报道,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数字待确认)的投资机构造访过FF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研发基地,并体验了旗舰车型FF91,不少投资人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调研FF以及体验FF 91的感受,从这些朋友圈分享不难看出FF 91对于体验者的震撼。
在FF的研发中心里一定有一大串令人瞠目结舌的产品测试数据,也一定有一款令人神魂颠倒的爆款产品,毕竟大家都清楚,让谁拿出巨额资金如果只是买几页PPT,都是会觉着有些贵的。然而,仔细观察FF的人都会发现,贾跃亭似乎并没有想把这些惊人的产品参数全部对外公布,而是一直保持着某种神秘姿态,犹抱琵琶半遮面,令外界充满猜测。
卧薪尝胆的FF即将逆袭?
曾有汽车专家对FF91前景进行预测,称FF91坚持的技术路线是对的,而且如果能够坚持到2018年底,就有可能“鲤鱼跃龙门”,一举成名。
化繁为简、以技术为品牌先导显然是FF打造品牌调性的基础。在10个月前,与传统汽车行业传统发布产品重点讲数据参数和价格不同,贾跃亭将FF91带到CES的舞台,以“新物种”的品牌定位亮相。此后,FF并没有急于组织新一波的产品卖点传播攻势,而是选择了让FF以“走在路上”的方式“以练代养”低调现身。
例如,以官方身份参加在欧美主流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派克峰汽车爬山大赛,成为首家电动车企业以官方身份参赛的品牌。在派克峰汽车爬山大赛中,FF91最终以超过特斯拉23秒的成绩征服了落基山脉最高峰上12英里长,却有156个弯道的传奇赛道。这一开创性的动作继续让FF打破了传统汽车营销的藩篱,走出了“新物种”坚实的第一步。
但这种低调的行事风格反而让其产品的名气更加高涨,在10月有网友发现,在Google搜索“FaradayFuture”,第一个搜索结果竟然是捷豹I‑PACE电动车的广告!据了解,捷豹官方宣布 I-PACE将于明年上市。目前谷歌的主要用户人群集中在欧美市场,而捷豹在欧美市场上的竞价广告投放的举动显然具备针对性,蹭了一把FF汽车在欧美市场的高热度。
坚决划清了FF 91 与传统车型之间的品牌定位,为“新物种”的品牌升值创造了最大的想象空间。这次曝光的A轮融资漂亮成绩单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机构对于FF品牌力溢价的空前预期。
俗话说,大战当前,粮草先行。FF A轮融资一旦成功,是个足以令资本界振奋的消息,也标志创始人贾跃亭的强势回归。然而,先驱和先烈只有一字之差,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革命,可以肯定是,随着这一次粮草齐备,会有更多的人开始期待贾跃亭带领FF上演一出精彩的逆袭。真正的颠覆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一定是饱受争议的,正是逆境的锤炼和不断自我否定的捶打造就了颠覆者的品格,贾跃亭和他的FF是否还有未来?不是媒体能够预测的,也不是行业专家可以左右的,而是FF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此次A轮融资成功的消息令人们再次看到了希望躁动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