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内SUV市场有多火,光凭自主品牌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里“自娱自乐”可不算数,毕竟合资品牌在这一价格区间的产品寥寥无几,还没有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不过,经过近两年的“反应时间”,合资品牌在这一价格区间的SUV产品布局逐渐丰富和完善。2017年已经过去大半,合资车企将部分价格低廉且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小型SUV放在了明年的产品规划中。随着越来越多合资品牌小型SUV涌入到自主品牌SUV的主销价格区间,合资与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上即将展开“刺刀见红”的争夺战。
记者在部分合资品牌车企的新车规划中看到,明年将要引入的小型SUV不在少数,包括大众T-ROC、奥迪Q2、马自达CX-3以及丰田C-HR等。从这些车型海外版公布的车身数据来看,轴距最短的马自达CX-3仅有2570mm,轴距最长的丰田C-HR也不过2640mm。根据这些企业透露的消息,这些车型在引入国内市场后轴距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长,但即便T-ROC将轴距加长85mm后,其轴距长度仍然不到2700mm,介于小型和紧凑型SUV之间。
从这几款小型SUV来看,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奥迪Q2和大众T-ROC自带品牌“光环”,C-HR则将搭载混动技术,马自达CX-3通过创驰蓝天技术以及对操控感的专注,一向能够吸引崇尚专业的消费者。同时,科技化、智能化配置同样必不可少,包括Carplay、四驱系统、HUD平视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等高科技配置,在这些产品上都能够得以体现。除了各显神通,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颜值”颇高,这四款车型的定位均是年轻消费群体,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对车辆外型的审美要求,四款车型在产品年轻化设计上确实下了一定工夫。
既然是为年轻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那么也要考虑这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所具备的消费能力。因此,这几款产品不约而同地还具有另一个共同之处——价格低廉。据悉,除奥迪Q2的起售价将高于15万元外,其他三款车型的起售价门槛都将在10万元上下。10万~15万元价位区间,正是自主紧凑型SUV的主销售价区间。
合资小型SUV来势汹汹,前有别克昂科拉、JEEP自由侠、雪铁龙C3-XR,如今又杀出众多新品,可见合资车企并未因自主品牌在10万~15万元价位区间的密集投放,而放弃对这一细分价格区间的争夺。合资小型SUV的大量涌入对自主品牌SUV在这一价位区间的位置会有多大影响?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合资小型SUV对于目前自主同价位产品的冲击相对有限。“自主品牌在这一价位区间的‘拳头’产品较多,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口碑,销量短期内发生较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目前几款在售的合资小型SUV销量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在同等价位下对空间和性价比的需求更大。所以,合资小型SUV无法对自主紧凑型SUV市场构成太大威胁。”崔东树表示,相比同价位下的自主紧凑型SUV,合资小型SUV确实在产品性能、配置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受限于实用性与空间方面的“先天不足”,其仍然摆脱不了小众车的市场定位。
另一位市场专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换车频率正在加快。“很多年轻人上班一两年就可以通过各类金融方案购买一辆汽车,这些年轻人在还没有成家之前,对车辆空间的需求并没有中年消费者那么高。这些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对车辆的性能和配置更为关注,将更加青睐小而精的产品。以后成家有了孩子,再换一辆大车也比较轻松。”他认为,合资小型SUV的目标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品质有需求,对后排空间要求较低的未婚青年或两口之家;另一类则是家里不缺车,看中小型SUV车身尺寸较小,在市内停车、通勤方便的消费者。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日趋严重,小型车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丰田以小型车为重心的发展思路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从目前看,合资企业加快布局小型SUV市场,也是认准了这一趋势。”他认为,自主品牌在能耗方面与外资的差距依然明显,燃油消耗限值的逐步收紧以及“双积分”政策的尘埃落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自主品牌继续发展中大型SUV,但合资小型SUV这方面的压力显然较小。
自主SUV“向上走”的发展策略无可厚非,这是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较量时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但合资品牌扎堆投放小型SUV产品的现象也应该引起自主品牌的注意。
事实上,小型SUV相比其他尺寸SUV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目前自主小型SUV价格大多都在10万元以内,部分产品主销车型集中在5万~6万元的价格区间。根据消费市场的金字塔模型,低价格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客户,更多潜在用户代表着更高销量的可能性。所以,这个价格区间更容易产生爆款的车型。同时,在自主品牌新车投放速度不断加快的国内市场,如果没有新车型发布,品牌很快就将失去“存在感”,很容易被对手甩在身后。所以,“刷脸”就变得必不可少,荣威RX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化,荣威品牌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车型的代名词。对于荣威来说,如何继续深化标签,无疑是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所以,推出更亲民的RX3能够更好地深化这一概念并扩大影响力,销量放在其次,有这样一款产品就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以往小型车负责“刷脸”的角色到了现在依然没有改变,不过载体已经由小型轿车变成了更具市场潜力的小型SUV。小型SUV也取代了之前的两厢轿车,成为10万元以下消费者的入门之选。
除了考虑市场因素外,技术也是自主品牌需要考虑的要点。在10万~15万元市场上,爆款车型不胜枚举,相对于研发生产10万~15万元的紧凑级SUV,10万元以下的SUV很多都是由微面或者轿车底盘升高改造之后而来的,缺乏较高的技术水平,研发和制造成本更低。小型SUV的潜在消费者是年轻人,但年轻消费者需要新鲜感,如果车企为了控制成本而放弃技术投入,很容易让年轻消费者兴味索然。仅依靠堆砌配置和炫酷的外型只能获得暂时的成功,打造爆款车型需要更加持续的投入,这与车型本身的产品力不无关系。
从2017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新车效应在逐渐减弱,新的市场趋势对SUV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品牌在聚焦力量发展高端SUV的同时,应该兼顾大众型产品的发展,否则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毕竟大众型产品属于企业销量的基石,高端产品终归是锦上添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