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车辆行驶几万公里后,车辆底盘就会出现异样,比如上坡、转向、过坎、过减速带时,从车底下传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恢复到正常行驶后声音就消除了。更有甚者出现底盘噪音大、操纵松旷。往日那种响应及时、驾驶轻盈的感觉没有了。大家会问,底盘都是硬连硬,难道是部件变形造成这种结果?到底哪个部件出现了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那些购买二手车的朋友也是遇到同样问题。
这种异响给车辆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异响以后一段时间后观察轮胎胎面,会发现内外磨损不均,有偏磨情况。
底盘传出的噪音不断升级,在遇到弯道行驶时感觉底盘松旷,明显不如新车时操纵应对敏捷。底盘部件的松旷,也会造成减震、拉臂、轮胎的冲击破坏,缩短其使用寿命。
松旷的底盘改变了定位几何,会出现附加力增加造成车辆运行行驶轨迹的偏移。
松旷的底盘造成制动迟滞,增加了车辆的制动距离。
在车速较高时转向发飘,增加了安全隐患。
总结一下危害还是挺多的。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两种方案解决,第一种更换拉臂总成,方法简单不费事,更换总成一次性解决问题,价格方面,国产车型还好,但如果是进口车价格就很高了,有甚者过万。这种方法维修起来也简单,施工很快就完成安装。并且配件市场也很容易买到原厂和各种价格不一的品牌配件。所以对于车主来说还是一种负担较大的维修方式。
但这里要说一下,其中一些品质不佳的配件混入其中,更换不久同样故障再次发生,购买配件时还是要区别品牌的。
第二种比较鲜为人知,因为工艺复杂,依托专用设备,而且车型的复杂决定设备的种类多元化。更换胶套,工艺复杂,费时费工,但为车主节省了维修费用,尤其进口车型。
橡胶衬套作为一个独立配件存在,通过压力过盈配合安装在拉臂中。在国内奔驰的维修站独立更换相关的橡胶衬套,在工艺中德国工程师对拆装过程、专用工具做了详细的规定。使更换橡胶衬套的过程安全、可靠。之所以这样去做,也是出于考虑车主维修费用高、减负的作用。
由此可见运用专业工具安装胶套是件可行的维修方案。目前除了奔驰,在维修后市场中就很难看到单独更换胶套的了。一些品牌我就不说了,一些店面还是因为胶套形式的复杂性,因为胶套种类很多、车型很多。具体到更换某个具体配件时配套的定位、拆装工具就是唯一的,工具的种类、维修方案的个性话使得个人维修企业难以承担。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维修个性方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示。
据统计橡胶衬套损坏的概率还很高。那橡胶衬套为什么容易坏呢,既然这么爱坏车辆为啥还普遍使用。
一、[首先说说橡胶胶套的结构决定损坏、老化的必然性]
材质、工艺、环境决定了胶套的易损。
首先看看橡胶衬套的构成。我们见到的橡胶衬套是由天然橡胶合成而成的。天然橡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因为超强的弹性、粘性、对温度很敏感。这些特性是不能直接应用的。天然橡胶经过硫化、炭黑微粒填充后再加上某些添加剂才能应用。
在帖子尾声,我向大家讲讲一些开车避免损伤橡胶衬套的方法。
1、过凸起较高的减速坡时减速,尽量一轮绕开坡道,一轮骑上坡道,这样尽可能减少过坎冲击。
2、过道路连续减速带时降低车速到50以下,减缓路面对底盘冲击。
3、道路行驶劲量避让井盖、路坑、路面异物。
4、转向时避免由于过激造成对底盘拉臂侧倾力。
5、定期检查底盘原件,发现胶层断裂及时更换。
6、定期的轮胎换位、四轮定位保障减少附加力。